跳到主要內容區
:::

朱敬一院士在成大暢談「小校園裡開展狂大想像」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台南訊】大學四年裡可以做什麼?何妨叛逆一些、尋求興趣、認命些,抱著些許傻勁,別太計較短期回報,將國小到高中期間逐漸喪失的野性動力找出來,在校園知識寶庫裡盡情尋寶。中央研院究院院士朱敬一,10月20日受邀到成功大學與師生分享個人經驗,啟發新思維,引導聽眾另類思考。

2015成大研發論壇「看見成大.卓越領航」系列第八場次,結合通識教育中心「通識領袖講座」於成大成杏校區成杏廳舉行,邀得朱敬一院士蒞校演講--「小校園裡開展狂大想像」;朱敬一院士演講向來精彩,會場近600席位幾無虛席,成大校長蘇慧貞、副校長黃正弘、副校長陳東陽等亦主管亦到場聆聽。

朱敬一院士從「四個故事」談「小校園裡開展狂大想像」。第一故事談1922年物理諾貝爾得主Bohr的故事,第二個是朱敬一院士自己的經驗,第三談台大領導學程「登山募款」引發的爭議,第四「從黃春明到木心」談圓融圓穿的人文世界。

Bohr大學時考試有一題目「設有一誤差無限小的氣壓計」,要如何用它測量一棟樓的高度。Bohr答案,誤差無限小的氣壓是不存在,若有是稀世珍寶,可以拿此珍寶去找校長,賄賂校長,再請校長告訴正確答案,結果得零分。經Bohr抗議後得到補考機會,監考教授給30分鐘,要求一定要使物理學專業知識,25分鐘後他未寫一字,主考官上前安慰,Bohr竟說「別吵我,一大堆答案,不知寫哪一個」。5分鐘後提出3個不同答案。主考官問說,難道不知我們期待的標準答案為何?Bohr說,當然知道「樓頂、地面氣壓差、聯立求解」,可是我就是不喜歡寫你們想看的答案。

朱敬一院士指出,Bohr「不喜歡寫出你們想看的答案」就是叛逆;台灣國立大學的學生,從小到大寫的答案,大概都是老師想要的答案,很少會故意寫不一樣的答案,雖然答案可能會是對的。Bohr若在台灣應該是活不下來的。

朱敬一院士認為,多數人的叛逆性從國小到高中逐漸被壓抑,大學是重新活過來的機會;他強調自己所指的「叛逆」是對知識保持好奇、狐疑、不視為理所當然,是在「小校園裡開展狂大想像」。

朱敬一院士說自己是個叛逆、頑皮的人,考大學時填志願,當時很多人將台大商學院國貿組填第一志願,他就偏偏填為最後一個志願,遇到台大國貿的人心裡就會偷偷的想,你的第一志願是我的最後一個志願,心裡就感到很開心。

很多人強調要有生涯規劃,朱敬一院士說自己從小到大沒做過生涯規劃,也不相信生涯規劃,最討厭「不要輸在起跑點」這句話,向來認為人生沒有起跑點也沒有終點;為此,還創了一個順口溜-「大學要大,小學要小,第二名常比第一名好」。

大學要大,因為大學是人生開始「廣」的時候,高中以前所有的教育都是通識教育,大學一開始也常是通識,學通識要在非常廣闊的環境,要念數學就有數學、念生物就有生物。朱敬一院士說,自己反對大學一開始就非常的專業。第二名常比第一名好,是有道理的,因為第二、三名通常較有叛逆性。

朱敬一院士說,自己看書算是看得多,但向來是為興趣而看,很少為特定目的讀書,除非是為了做研究。也不鼓勵學生「培養讀書的習慣」,讀書是興趣,不是逼得要搞成習慣,成為興趣才會永續讀書。有人說「讀書要讀完」,自己也很不認同,若是一本爛書根本讀不完,怎能因為要讀完的宗旨而勉強讀完,那是奴隸。自己的想法是永遠去做有興趣的事,不要以強迫的方式去讀書;自己的學習的過程是叛逆、興趣、沒有生涯規劃、認命,有點傻勁。

朱敬一院士在演講中也提及「胡思亂想」的重要,為何猴子「朝四暮四」好於「朝三暮四聽」、孔雀是很容易被掠食的禽鳥,但為何公孔雀還要揹個大「屏」,怎會演化出不利逃避獵食者的特徵,經濟學家提出一套理論,公孔雀為吸引母孔雀,要在傳遞出我很壯的訊息,遂以自我殘害到某一程度的方式來表現--既使揹個不利逃跑的大屏都不會死。生物學、經濟學有許多互通處,互通需要叛逆思考,才能去發掘許多好玩的地方。

台大領導學程「登山募款」,引來很大爭議;朱敬一院士也很不然為,學生募款說「不必諱言,我們這群人,若干年後會成為台灣未來領袖」,哪有人會說自己未來是領袖!?何況,該學程教育部已有補助,而且課程內容外包。教授最後出面緩頰說「學生企劃畫寫得不好,是要向企業家募款,不是要向社會募款;學生已得到教訓」。

朱敬一院士質疑,只有企畫書寫不好,其他都好?不是向社會募款,而是向企業家募款,但登山與向誰募款有什麼關係;該事件學生已得到教訓,但教授呢?

朱敬一院士指出,台大「領導學程」出了差錯,領袖養成的人文環境,必需是一個正常人的社會,非「菁英」環境,如此才能發展出健康的人文關懷;身為領袖要知道如何為正常人、如何與一般人相處。

現今的大學都很強調通識,台大1994、1995年開始檢討通識課程,當年的通識課程開設了「寵物保健」、「寶石鑑定」,因太具技術性,引來爭論;朱敬一院士認為,通識是基本溝通技巧、共同文化價值,通識應該是對其他專業的理解、欣賞、包容、評價;通識在幫助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先學做人,才夠格做專業人;通識課程的目的,在於貫穿、延展、銜接,以法律為例,最需念的3名課是法制史、法理學、比較法,比較法是跨國間的串接、法理學是哲學的串接、法制史是時間的串接;目前的社會分工太細,通識教育是為增加社會的向心力,非離心力,必需先有通識,才有專業;通識不會是在實驗室裡。

Jared Diamond寫的《槍砲、病菌與鋼鐵》,他是生物系教授,但如果沒有通識背景,是寫不出從大地演化、加入流行病學擴散,從大歷史去回答問題的大書,以及為何是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印地安人,而不是印地安人征服西班牙人,書內有歷史的必然性,有狂野的思考,不只是生物學可以涵蓋,好的理論大部份來自己內在的觀照與領略。通識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多吸收、多接觸、多探索,甚至是胡思亂想,通識在訓練大家99.9%的共通性,再加上0.1%的創新(狂野想像)。

最後朱敬一院士談如何在校園內蘊育出個人的人文感覺,他從「從黃春明談到木心」的故事說起。他有一次與鄉土作家黃春明聊天,那時兩人談到風箏,黃春明說城市人沒文化,鄉下人談風箏每一件事都是動詞,剝、切、烘、糊、綁、拉,均涉及人的交談與互動,文化就在其中,城市人談風箏只有一個字「買」。文化都是動詞的環境運作,文化大多在人間,中研院院士邢義田,騎單車在中研院附近隨興探訪,發現民間信仰寺廟、壇等許多有趣、過去不曾發現的現象與文化故事。

繪畫、文學家木心,文革其間有著極悲慘遭遇,她因歷經刻苦銘心的大環境,激發出深思、慷慨、激情,呈現出藝術上的最好以及獨特性;朱敬一院士指出,很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都是歷經重重苦難,苦難環境容易創造出好的文學家。人文社會環境的培養,需要外在環境,需要豐富涵養、煉獄的過程,還需要客觀以及可遇不可求的環境,才能讓人有體會。

朱敬一院士希望大家都能保有一些叛逆心,抱著每天是生命第一天的態度生活,而不是當成生命最後一天,最後一天,有太多的目的,有太多的禁忌,早已不勇敢、不叛逆;若是生命的第一天,就會如同小孩學步般的不會害怕、有著最原始的勇敢,去堅持做一些事。

朱敬一院士簡介:朱敬一院士,美國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博士,中研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
曾任中研院副院長、中經院董事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與國科會主任委員等要職。龔自珍為其五代祖,執筆屬名、非屬名評論多年,從「解構黨國資本主義」、「教育鬆綁」、「基本人權」到「騎哈雷飆經濟」,是當代最入世的重筆學者之一。積極參與學術、實務及社會活動,也常應邀於平面媒體撰寫專欄,探討社會現象、政治問題與國際金融等議題。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5-10-26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