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中技社獎學金難度高 成大學子獲獎最多

ImgDesc
ImgDesc
【台南訊】成功大學學生在理、工學科領域表現向來優異,104年財團法人中技社(原名中國技術服務社)科技獎學金獲獎名單揭曉,成大學生一如預期大豐收,囊括9席,居各大學之冠。且四大類別都有學生獲獎,其中僅10個名額的外籍研究生科技研究獎,成大學生即佔3席。成大校長蘇慧貞看到學生優異表現,17日特別約見獲獎同學當面加以嘉勉,希望同學們把得獎經驗傳承給學弟妹,提升學弟妹的表現與獲獎機會。

中國技術服務社(中技社)科技獎學金,包括科技研究獎、科技創意獎、團體獎、外科研究生科技研究獎等四類別、40個獎項。頒獎典禮12月19日上午於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現場將展示得獎學生研究及創意成果海報。

今年獲得中技社科技獎學金的成大學生,包括:科技研究獎:化工所王士弘、電機系微電子工程所周柏成。科技創意獎:電機系微電子所何俊傑、環工系大學部林佳怡、電機工程學系研究生黃斯郁。團體獎:奈米積體電路碩士班學位學程詹逸群、電機工程學系電子工程研究所陳省逸。外籍研究生科技研究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博士生牛禧(中國江蘇)、電機工程學系研究生黃思衡Ng Si Hemg(馬來西亞)、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生潘國興Phan Quoc Hung(越南)。

蘇慧貞校長在頒獎前夕特地接見全部獲獎學生,電機系微電子所何俊傑、電機系微電子工程所周柏成因服兵役未克前來,但仍請學弟張慶宏、陳瑋丞代表出席,外籍學生牛禧因上課關係未出席,其他同學都珍惜跟校長報告得獎好消息的機會。

蘇慧貞校長欣喜學生們為學校爭取榮譽,再三向學生們道賀、恭喜;也期勉學生們秉持研究的精神,在人生道路上不斷的努力、精進,更不要忘了將得獎的經驗傳承給學弟妹,增加學弟妹得獎機會。

蘇慧貞校長也提醒學生,能拿到中技社獎學生的學生都是很優秀的學生,每個得獎團隊的經驗都不一樣,要趁領獎的機會多認識他校團隊學生,彼此多連絡,相互砌磋、成長。

團體組獲獎的詹逸群、陳省逸,兩人雖不同系但因同為工科學生,彼此思維相似,他們分工合作、盡情發揮,在眾多競爭者中獲得評審青睞贏得獎學金;兩人異口同聲說,得獎要感謝指導教授劉文超,以及學長不吝傳授得獎經驗,才有機會拿下生平第一個學術大獎。

獲科技創意獎的林佳怡,是成大中技社獎學金得主中唯一的大學部學生,她對得獎開心不已,她抱著學習、志在參加、全力以赴的態度爭取獎學金。林佳怡說,自己主動向張嘉修教授表明想參加競賽,張嘉修老師很讚許並多方協助,也很謝謝學長姊在自己遇到問題時,樂於給建議並指出不夠完善處。

科技研究獎:王士弘研究主題為「膠態高分子電解質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研究重心分別在發展聚氧乙烯高分子及聚丙烯 高分子為基材並應用於膠態高分子電解質,發展出高導離子度且防止液漏以提升長效性的膠態高分子電解質,並精確分析其鋰離子傳遞機制。改善過去商用品隔離膜容易溢漏及與電解液浸潤性 不佳的問題,並且搭配不同抗凍或耐燃溶劑,有效提升此膠態高分子電解質於鋰離 子電池的安全性。

周柏成的研究為「高性能半導體式化學感測器之研製」。利用高性能三 - 五氮族與半導體性金屬氧化物製備化學感測器,包含蕭特基二極體、電阻式元件及延伸式閘極場效電晶體。三 - 五氮族化合物半導體具有比矽材料較寬之能隙,其製成元件適於高溫環境之應用。氧化鎳對酸鹼值及特定氣體具良好感測反應,極具化學穩定性及抗腐蝕性,適作為酸鹼值及氣體之感測薄膜;氧化鋅則對二氧化氮氣體具極佳感測特性,適用於特殊氣體感測。

科技創意獎得主:何俊傑以「金屬氧化物式酸鹼值與氣體感測器之研製」研究獲獎。利用具半導體性質之金屬氧化物--二氧化鈦及氧化鎳分別作為酸鹼值與氫氣感測薄膜之材料,藉由感測元件具有高感測靈敏度且兼具操作簡易、價格低廉、可微型化等優點,未來更可朝拋棄型感測器方向發展,於感測器市場上大有發展潛力。

林佳怡則以「溫室氣體(CO2)與有機廢水之綠色石化資源化技術開發」得到肯定。在反應器內利用有機廢水與二氧化碳為反應基質,於藻體內累積大量碳水化合物,將藻體回收進行水解,產生的醣類可被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菌株用來進行醱酵生產琥珀酸。主要目的在於利用環境污染物,經由生物精煉方式 將其轉化成有經濟價值的產品,達到零碳低汙染生產製程與永續經營之目的。

黃斯郁,以「可容忍大範圍輸出電容變異且最小化暫態抖動之前景式校正 電容電流控制直流至直流轉換器」獲獎,其創意的晶片設計、生產(透過國家晶片中心由台積電製造生產)、測試均已完成,現正申請美國專利。創意重點,首創電容電流偵測器自動校正技術,可克服電容元件在各種製程/偏壓/寄生效應下之變異,使電源管理晶片偵測到準確電容電流以預測輸出電壓變動來極小化電壓抖動。

團體獎得主:詹逸群、陳省逸做「改良型氮化鎵系發光二極體之研究」; LED照明環保,但氮化鎵與空氣間折射率的差異,以及電流擁擠效應而降低發光效率;結合三種製程的概念,製作出改良型氮化系鎵系發光二極體,改善光電轉換效率,達到節能減碳的需求,在照明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外籍研究生科技研究獎:牛禧(中國)就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他研究「高溫無鉛焊錫開發」,目前在高溫無鉛焊錫這一塊進展很不理想,還沒研發出能替代傳統的 Pb- 5Sn,Pb-10Sn 的高溫無鉛焊錫。Zn-25Sn 具有應用的前景,但是 Zn 很容易氧化,導致該系列合金潤濕性能很差。其研究通過添加微量元素 Al、Pr 抑制了該焊錫的氧化,改善潤濕性能。另在潤濕機制上也獲得新的發現,拓展對 dipping process 的理論認知。

Ng Si Hemg ( 黃思衡/馬來西亞 )就讀電機工程學系,他研究「具可降低寄生電容影響之讀取電路與適用於風噪抑制之三角積分調變器68dB信噪比數位微機電麥克風積體電路」,其研究具高通濾波信號轉移函數的連續時間三角積分調變器以濾除低頻風噪,並提出電路技術實現所需的極大且可調控電阻,降低晶片成本。設計實現於 TSMC 0.18μm 製程,為現有文獻中具最高信噪比且第一個於數位微機電麥克風中實現適應性風噪消除技術的晶片。

機械工程學系 Phan Quoc Hung(潘國興 / 越南)的研究主題:Stokes-Mueller polarimetry for characterizing the properties of thin film, biological material and applications in bio-sensing。採用史托克-穆勒矩偏光法,應用於生物感測,進而發展出高敏感、高正確的血糖濃度檢測,較現行的儀器檢測更為精確與靈敏。

法人中技社(CTCI Foundation) 於1959年10月12日創設,(原名財團法人中國技術服務社China Technical Consultants, Inc.),以引進科技新知,培育科技人才,協助國內外經濟建設及增進台灣產業發展為宗旨。成立以來參與國家重大經建發展,協助政府擬定環保、能源策略,提供產業技術諮詢與輔導;另設置講座、獎學金,贊助各項學術活動,獎掖傑出優秀人才,帶動國內科技研發風潮。獎學金自1963年頒發迄今,發放金額近壹億元,受獎學生三千餘人遍及海內外,其中多人為當今高科技產業經營者及學術界專業傑出人士,在各領域中發揮所長,貢獻國家。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5-12-17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