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戲劇讓歷史被永恆紀念 「記憶、人權、劇場」國際創作研討會成大登場

成大化工系校友陳欽生清唱「感恩的心」
成大化工系校友陳欽生清唱「感恩的心」
成大台文系副教授劉南芳(左)與阿根廷人權劇場導演Diego E. Rodrigoz
成大台文系副教授劉南芳(左)與阿根廷人權劇場導演Diego E. Rodrigoz
「記憶、人權、劇場」國際創作研討會成大登場
「記憶、人權、劇場」國際創作研討會成大登場

「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見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11月成大與國家人權博物館聯合推出「2019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其中「記憶、人權、劇場」國際創作研討會4日到6日在成大登場,4日上午在成大鳳凰樹劇場舉行「記憶、人權、劇場創作研討會」開幕式。成大化學工程系校友、當年白色恐怖受難者、高齡70歲鶴髮童顏的陳欽生悠悠清唱一曲「感恩的心」,為自己冤獄經歷留下感性註解,現場來自阿根廷、香港、韓國、馬來西亞、台灣等地的人權戲劇工作者跨越語言隔閡,紛紛為之動容。

 

阿根廷人權劇場導演Diego E. Rodrigoz認為,情緒透過戲劇或藝術表演可反映真實生活,他感謝陳欽生分享自己的生命經歷,他說「雖然我不懂中文,但我看得懂你的動作與情緒表情,透過歌曲,我看見並得知另一世界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並表示十分期待接下來幾天可以透過藝術表演的探討讓各方人權藝術工作者可以溝通無礙。

 

陳欽生為馬來西亞華僑,1968年考進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1971年因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被判刑12年,出獄後因為沒有身分證在台灣顛沛流離,遲至36歲才開始「找回自己的青春與幸福」。2011年決定成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志工,他說自己在人權領域講了10年的故事,「我認為是該做的事情我不會退縮,人權是人生最後且重要的決定」,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藉由更多年輕人的傳誦,讓台灣從人權議題出發與國際鏈結。

 

國家人權博物館於2018年9月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亞太分會」,在國際上擁有亮眼表現。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表示,藝術扮演反映歷史的積極角色,透過藝術能邀請不同立場的人一同關注人權議題,本次創作研討會應該是台灣歷年來首次邀集這麼多人權戲劇工作者齊聚一堂,意義非凡。

 

成大台文系副教授劉南芳說這次活動與會者「大家都是帶著作品來的」,並預告接下來幾天將有多位台灣年輕導演帶來小劇場、博物館劇場、音樂劇等各式各樣的表演形式,以及韓國Namoodak Movement Lab張笑翼導演,一同藉由藝術為人權議題發聲。香港天外劇團導演陳曙曦5日將率團在成大鳳凰樹劇場演出香港現代戲劇《盧亭》,今致詞表示希望透過戲劇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

 

劉南芳認為,歷史透過口述歷史及紀錄片等形式再現會有部分的人瞭解,透過戲劇則會被人永恆紀念。我們不只追憶過去,更是為現在而努力,劉南芳說:「透過戲劇我們可跟過去與現在受壓迫的人們站在一起」,同時也向正為人權奮鬥的人們喊話「你們並不孤單」。 本次研討會邀請台灣劇場界近3年以人權為創作主題的戲劇製作編導共同參與,發表創作論述。包括《白色說書人》、《獨立運動第一槍—Siro Heroes泰源事件》、《夢遊烏托邦》、《馬鞍藤的春天》、《無法囚禁的心靈》等,共計6場講座。在國際方面邀請香港28屆「舞台劇獎」最佳製作、最佳劇本得主《新聞小花的告白》編劇黃國鉅及導演陳曙曦,以香港人權議題的戲劇與台灣劇場界交流。(撰文、攝影/劉姿佑)

 

延伸閱讀: 用藝術的真誠喚醒台灣的人權記憶 成大與國家人權博物館簽訂合作備忘錄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9-11-04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