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成大博士蘇彥勳發現樹葉會發光 引起國際極大關注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台南訊】甫在今(99)年7月從國立成功大學物理所畢業、現擔任中研院應用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的蘇彥勳博士,他在成大所發表的博士論文「以海膽狀金奈米粒子螢光激發天然植物發光(Photoluminescence from Gold Nano-sea-urchins)」,發現樹葉可以發光,吸引國外媒體高度的注意,不僅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學術雜誌《化學世界》(Chemistry World)與國際科學雜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爭相訪問,世界前三大多媒體新聞通訊社之一的湯森路透亦指派兩名記者專程到成大作專題採訪。

路透記者陸逸馨等一行兩人,26日上午10日抵達成大物理系張為民教授實驗室,採訪蘇彥勳博士及指導老師張為民教授,根據路透記者陸逸馨透露採訪理由,是因路透駐美國華盛頓的編輯看到此一發現的相關報導,頗感到新鮮有趣,於是聯絡路透駐台灣分部採訪,並希望透過視覺的方式,與國外的學術界,甚至業界,分享此一研究發現,特別攝影機拍攝奈米粒子螢光激發天然植物發光的實驗過程。

訪談中,路透記者陸逸馨,除實境拍攝蘇彥勳博士從配置藥品、檢測儀器到注射試管的實驗過程,詳細紀錄每一個步驟,也針對海膽狀金奈米粒子螢光可激發天然植物發光的概念、起源、未來發展的潛能等三個面向就教蘇彥勳博士。路透記者陸逸馨除相當滿意採訪結果,也對蘇彥勳博士的新發現表示推崇。

獲悉蘇彥勳博士論文「以海膽狀金奈米粒子螢光激發天然植物發光(Photoluminescence from Gold Nano-sea-urchins)」有此偉大發現,成大校長賴明詔院士特地挪出時間在校長室接見蘇彥勳博士及路透記者,除了對蘇博士的研發構想感到驚豔外,亦勉勵繼續此一研究,期望未來能設計一個不需要人工注射,只要結合基因的理論就可使樹木種子在成長為大樹時,葉片便能自然發光的方法。賴校長非常鼓勵年輕學子,學習蘇彥勳博士的創意與精神,盡情發揮想像力,從天馬行空的想法中獲得靈感,並激發新的思維與創意。

蘇彥勳博士也跟賴校長報告,目前很多發光二極體(LED)都是利用螢光粉來激發不同波段的光,但螢光粉其實具有很強的毒性,而且價格高。因此,秉持環保節能、愛護地球的觀念,才想到研發這種環保的照明方法。另外,因為目前奈米粒子只能進入細胞質,還未能進入細胞核,要達到路燈效果尚須一段時間努力與研發,才能讓樹葉於夜間運作發光,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並同時進行光合作用,以達到環保與節能。

成大前博士生蘇彥勳博士所開發之天然植物葉子發光元件係使用以環保為訴求的天然植物葉子作為發光原件,並同時使用生物相容性高的海膽狀金奈米粒子的藍紫色螢光做為激發光源。透過能量高的紫外光的照射,海膽狀金奈米粒子會發出藍紫色的螢光,並激發周圍的葉綠素散發紅光,進而成為兼具環保、價格低廉的天然植物葉子發光元件。

天然植物葉子發光元件目前的發光效率不佳,通常要儀器收光才看得到。不過經過最佳化設計,就能發出更強的生物螢光,未來也許可做到不用收光,就能直接肉眼看到螢光效應。如果生物發光激發器有一天用來製作路燈,供夜間使用,光線可使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所以不需要額外的能源,而植物也會吸收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使用。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簡稱路透,1851年由德國人保羅‧茱麗葉斯‧路透創辦,最早是透過電纜在倫敦和巴黎之間傳送股市信息,隨後逐漸發展成全世界最大的以報導經濟類新聞為主的通訊社,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準確享譽國際。其總部位於英國,是加拿大湯姆森集團控股的新聞服務和金融市場數據供應商,該集團在全球93個國家設有機構,共有5萬多名員工。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99-11-30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