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訊】成功大學與中鋼公司合作的產學大聯盟計畫「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計畫」,9月7日起召開啟動會議,未來每年會有近億元的執行經費,雙方將全力提昇國內高品級鋼的研發與生產,並且將目前鋼鐵產值提昇3千億元,相關的產業影響也將達到3千億元,充份達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三鏈優化效益。
產學大聯盟計畫是國科會提出,由產業出題,學界解題,產學攜手合作的計畫,成大與中鋼公司合作提案,提出「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計畫」,結合包括成大、台大、中山、中興、中正、台科大、屏科大、高應大等8所大學,以及金屬中心、國震中心等相關單位研究者,共同提出24個研究子計畫,中鋼公司則有15個專題計畫,將學界研究的結果實際應用。
成功大學副校長蘇慧貞代表校長黃煌煇歡迎蒞臨的學者專家,她說成功大學的特色就是以學術研究的能量協助產業界,過去成功大學在工學和材料領域的研究排名都佔全世界30至50名之間,而成大來自產業界的研究經費也佔學校總經費極高比例,換句話說成大這個研究型大學,在競爭型的計畫中,極具實力,產學大聯盟的執行期限共有5年,開展之際也正是後頂尖大學的時代,將可以看到兩者相輔相成的成果。
中鋼公司董事長鄒若齊也感謝學界這麼多人共同投入研究,未來「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計畫」,研究主異是產業前瞻發展計畫,並且應用在先進節能汽車和離岸風機上,預期的效果就是吸引學界對鋼鐵產業的重視,提昇學術界的研究能量以補足中鋼的不足,同時提昇中鋼產品升級,中鋼規畫26項登峰造極的產品將加速應用開發,並且增強對外的競爭能力。
計畫主持人,成大材料系講座教授黃文星表示「次世代鋼及其綠色製程與產品創新應用產學合作計畫」,將以「次世代鋼產品開發」、「次世代綠色製程」、「次世代創新應用」三個主軸執行,全台共有8個大學,24個子計畫,將近200多人投入的大型產學合作計畫,預期將突破固有的傳統模式,向高值化、精品化、產業鏈優化方向升級。
黃文星教授表示,「次世代鋼」就是產品品質好一倍,壽命長一倍的鋼材,研發理念是利用先進的產品冶金及煉軋鋼技術來生產優質鋼材,同時結合先進的二三次加工製程技術,來產出高值終端產品以獲得最佳的應用,提昇產業的競爭力提升產值外,也提昇高值終端精品的應用;同時因應省能源化、低污染化、回收、再利用、減量等經濟與環保課題外,更加強鋼鐵產業上、中、下游的合作,開發自主供應之高品級鋼材,建立鋼鐵產業鏈共存共榮的產業聚落,預期中鋼高品級鋼的比例由44.3%提高到2020年的55%,進而促使國內鋼鐵產值由1.3兆提升到2020年的1.6兆,傳統21個用鋼的行業,也將提昇3千億的產值,黃文星教授強調最重要的還是核心技術的提昇的拓展,除了影響碳鋼、矽鋼,其他的高科技村料也都將會影響跟進。
今年國科會前瞻學合作計畫也就是產學大聯盟,共核定補助2個計畫,分別是成大與中鋼次世代鋼的研究,以及台大與台積電的合作計畫,成大與中鋼的合作案備受矚目是因為國內鋼鐵業就業人口超過4萬人,所帶動的關聯產業和就業人口更高達2.5兆元和31.3萬人,是國內最重要的產業之ㄧ,「產業升級、材料先行」,現今的鋼鐵材料不僅是民生工業所需要的基礎原料,更是許多高端產業的關鍵支柱材料。
例如電動車之高效率馬達,可達到節能減碳及環境改善的效益,並創造優質生活之社會效益。例如以高強度汽車用鋼來製造車體可減輕車重,達到CO2減排效果;以高品級電磁鋼片來製造馬達可降低鐵損 (發熱),馬達可省電2%以上,全台一年即可省電20億度,減少126萬噸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些都可以達到環保節能,進而創造人類優質生活的目的。
次世代鋼將開發價值倍增型產品,以達成高應用性能、高技術涵量、高產業關聯、高獲利潛能的「四高指標」,汽車用鋼的「強塑積」性能指標為例,其不僅包括材料強度以及產品加工延展性的綜合性能,更是汽車輕量化所需要的關鍵技術;另外如離岸風電系統之海洋用鋼的耐蝕壽命為例,設定其壽命翻一番的目標:由102年的使用年限20年提升到106年的40年。
高精密及高清淨的冶煉軋延技術是開發高附加價值的「次世代鋼」之關鍵製程技術,低碳煉鐵及煉鋼則是因應環保節能要求,可大幅降低CO2的排放強度之關鍵技術。預計在102年可減少180萬噸碳排放,106年更將達成減少500萬噸碳排的高規格目標,以碳交易稅每噸10美元的保守估算,更可帶來一年新台幣15億元的外加效益!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