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學生團隊2017年首次組隊參加哈佛大學創辦的國際生物分子設計競賽(BIOMOD,Biomolecular Design Competition),奪得金牌,更難得的是以非英語系參賽國英文發表還獲得「演說獎」第一名,另外並獲得「觀眾評選獎」第一名以及「科普影片獎」第二名,一舉抱回4項大獎。
成大參賽學生團隊成員均為醫學系大四學生,分別是許洺維、李佳璇、李宣葦、李玟、林弘生、林宛樺、陳建維和蕭煜彰等8位。在化工系詹正雄教授、博士後研究員陳宇楓的指導下,以「聚胺酸與mRNA競爭HuR蛋白」為題,探討聚胺酸抑制發炎反應的可能性。隊長許洺維表示,首次參賽即獲得金牌讓大家極為振奮,而科普影片獲得第二及在演說獎、觀眾評選獎雙雙獲得第一名,又是另一項大肯定。
成大參賽團隊以研究發炎反應為切入點,利用軟體模擬,比較數10種寡胺酸,從中篩選功能最佳、最符合需要的寡胺酸,再以化工方法合成,成功設計出一種以胺基酸為基礎,具有高專一性、高自體分解性和具有攜藥功能的HuR抑制劑。
過去生技醫藥領域,以小分子化學物去設計抑制HuR發炎反應是主流,但小分子的設計容易產生副作用,成大參賽團隊,創新以天然胺基酸組成的高分子來設計,其生物相容性高,容易分解,連帶的副作用也少,對生技醫藥領域的發展提出新的方向與可能性。
BIOMOD 是一項一年一度,由哈佛大學針對大學生創辦的國際分子生物學設計競賽。競賽宗旨是活用分子生物學,設計出創意與實用性兼具的應用。大多數隊伍運用DNA origami技術設計奈米級生物分子。詹正雄說,BIOMOD是一項能令學生貼近真實科學研究又有創意的科研競賽,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成大學生參與。2017年共有來自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台灣、日本、德國、中國、墨西哥、香港、澳州等9國10地22個隊伍參賽。
成大醫學院院長張俊彥表示,學生優異的表現,證明成大提供多元學習機會、採開放自由選修的特色,讓學生學到專業領域外不同的知識,開闊視野,可說是成大團隊能獲得多項大獎的關鍵。
指教授導詹正雄說,從參賽學生身上,看到為了爭取榮譽,團隊展現高度自發性以及強烈的學習動機。學生們也很願意多方思考,自己或陳宇楓研究員給建議,他們會去思考轉化成自己的想法,再與老師討論或以更好方式呈現,態度與精神都值得肯定。
隊長許洺維說,團隊成員是在醫學系選修課程「醫學科學研究」啟發下,成員從大一起即加入不同實驗室觀摩學習,在大三時決定組隊挑戰BIOMOD,8人都投入大量心力做研究。在貼近真實科研環境,卻又兼具創意的多元比賽形態下,實踐過去所學,並發揮無限創意。
許洺維說,準備參賽的過程,成員各自分工也密切合作,攻克一項項難關,學期間密集執行研究外,整個暑假幾乎都待在實驗室操作研究,更要謝謝陳宇楓老師,帶著團隊做實驗一步步的操作。
成員李佳璇說,BIOMOD的競賽方式很活潑,要求學術研究外,還要做簡報、科普網站和科普影片,雖然經過一段漫長的摸索與挫折期,但一切都很值得,自己從中成長許多。
李宣葦、林宛樺,平時選修許多外文系的課程,練就一口流利英文,然而,為了讓上台報告更能精準傳達研究內容與成果,詹正雄又幫忙邀請台南大學英文系副教授鄒月如指導,從專業術語的發音修正、建議使用學術語言、精簡圖表數據的介紹方式、肢體語言設計等等,讓研究成果更有說服力以及吸引力。非英語系參賽國家,以英文發表簡報,能抱回「演說獎」第一名,相當不容易。
陳建維旁聽了資訊系課程,又盡量的抽出時間自學,為團隊架設出比賽要求的網站,將研究過程、結果一步步呈現出來。林弘生、李玟負責科普影片,透過跨校線上課程,自學動畫製作,將研究成果做成一般大眾易懂的影片,為團隊贏得「科普影片獎」第二名。研究過程,模擬實驗是很重要的一環,蕭煜彰一手包辦,但醫學系的學生不曾學過化工實驗用的軟體,他在忙碌的課業中又從頭學相關的軟體操作,一步步設計出分子結構,去模擬比較數10種寡胺酸。
之所以能獲得評審和觀眾青睞,團隊認為應與整體兼具創意與邏輯性的主題式包裝有關,為了表達主題「聚胺酸與mRNA競爭HuR蛋白」,科普網站中嵌入大量3D旋轉分子模型,建立直觀印象;科普影片中,以生動的特務大戰外星機器人穿插科普介紹;現場口頭報告時,更以娛樂新聞方式,播報聚胺酸分子等情感糾葛的三角關係方式開場,恰如其份的表達出作品主題「競爭」的關係,讓人印象深刻。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