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系統最佳化 蔡青志研究之路從了解自己開始

成大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暨資訊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蔡青志
成大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暨資訊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蔡青志

成大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暨資訊管理研究所副教授蔡青志以作業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OR)學門專長榮獲科技部107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擅長透過機率、統計以及隨機過程等工具來模擬系統最佳化。他認為人生也是如此,認清到自己「比較宅男」的個性不善社交,將自己模擬分析,最後在美國求學時決定往研究之路邁進,「無論未來想做什麼,都必須先學會了解自己。」

 

工業管理模擬系統最佳化 運作最佳佈局

 

蔡青志解釋工業管理領域的模擬系統最佳化,以應用層面來說,由於生產線運作龐大,生產系統礙於現實面無法實際操作,因此透過電腦模擬出生產線運作安排,找出最佳佈局。他曾協助完成多項產學合作案,包括於台南大成長城公司進行存貨系統的改善管理及最佳化,以及於台中澄清醫院建置手術排程以及模擬績效評估系統,期望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國內相關產業,提升其實務價值。

 

學術研究方面,蔡青志共發表14篇國際期刊論文(全部皆同時為第一及通訊作者),其中5篇發表於工業管理一級優良國際期刊(EJOR、OMEGA)、4篇發表於科技部「生管及數量方法領域」A級期刊。此外,他曾以單一作者發表於難度極高的頂尖商管期刊Informs Journal on Computing,另一篇IIE Transactions 論文更獲得該A級期刊年度最佳論文獎,成為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國內學者。

 

找出興趣做研究 選擇與自己實力相當的目標

 

蔡青志認為,「做研究最開心的是那種靈機一動的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也是證明自己的過程。」他建議學生要找出有興趣的事物,研究就不會無趣。此外,他也提醒學生不需過度勉強自己,努力的目標必須與自己實力相當,過度好高騖遠反而容易降低學習意願。

 

說起自己的求學路,蔡青志國中念私校資優班便離家住校,大學上榜台大工管,畢業後拿到獎學金前往西北大學,師承國際知名管理科學大師Dr. Barry Nelson,碩士1年畢業,博士也僅花費3年取得,但他從不覺得自己優秀,甚至笑說「我可能是Barry所指導過的學生最不成材的那一個。」

 

低調的蔡青志,非常感念指導老師Dr. Barry Nelson,特別欽佩老師邏輯清晰、認真嚴謹,可謂該領域巨擘還依然謙虛待人,又能兼顧工作與家庭。如今自己在大學任教多年,常常憶起老師的言行風範,期許自己也能研究做得好,對待學生友善,多多陪伴家人,偶爾還能挪出時間看日劇、逛Ptt,掌握自己的最佳化人生。(撰文/朱怡婷、洪卉琳 攝影/洪卉琳、朱怡婷)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