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劉奕涵以遊艇設計作品「魔鬼魟」(Manta)在國際遊艇雜誌《Boat International》的「年度新秀設計師」競賽中抱回獎座。「我不要它是海洋之王,可是它要是獨特的,它不是與世無爭,它要是遺世獨立。」劉奕涵從容談起自己的作品,「遺世獨立」不僅止於外型,競賽評審評論,「魔鬼魟」在工程方面的精準配置,讓劉奕涵在各國設計好手中獨樹一格。
劉奕涵的大學導師、碩士指導教授方銘川說,劉奕涵應該是第一位獲得這項遊艇界大獎的台灣人,「她很認真,積極主動學習,我早就看好她。」劉奕涵一路在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讀完學士和碩士,大學時期創辦帆船社不時出海,「如果我不是在上課,就是在碼頭。」劉奕涵自嘲「愛玩」,還玩出世界冠軍。
外公的澎湖灣 海藍色童年背景
「魔鬼魟」的設計理念,出自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判定為易危物種的鬼蝠魟(Manta ray)。因應競賽主題對於永續發展的要求,劉奕涵以鬼蝠魟做為象徵,使用太陽能玻璃與船帆、氫氣燃料電池,還有可以透過水流轉動回充電力的螺旋槳,從裡到外都切題。劉奕涵說,這份靈感或許來自某次與魟魚「見面」。
劉奕涵的母親來自澎湖,外公年輕時是漁船船長,童年的背景全是海藍色的。「我有一半的時間是在沙灘跟碼頭旁邊長大,當其他小孩在學習才藝,我是在撿貝殼跟游泳。」上大學後每當遇到瓶頸,劉奕涵還是習慣看海,有時就近在安平遊艇港或觀夕平台散步,但最常回去的,還是澎湖。
「我外公家旁邊有一片很漂亮的沙灘,」劉奕涵說,澎湖的沙灘是白色的,而且不帶任何腳印,「可以看到大海最原本的樣子。」選填大學志願時,劉奕涵希望所學跟海有關、又能從事自己喜愛的空間設計,「想一想就是造船了。」家人樂觀其成,只說不管選擇哪一條路,都要對得起自己的決定。
我不是在上課 就是在碼頭
「當年奕涵那一組的作業,幾乎到達業界程度,目前為止沒有學弟妹超越。」成大系統系副教授陳政宏曾教過劉奕涵船舶設計基礎等課程,陳政宏說,當年劉奕涵的作業運用了課程沒有教過的工具與技術,「看得出很多都是主動學習來的。」
2011年考進成大,劉奕涵放眼全校各系資源,自主修習設計、繪畫、甚至統計等課程。這份積極也延伸到課堂之外,劉奕涵進入遊艇公司實習,也和系上學長王詩寶共同創辦帆船社。「學生不可能買得起船,」劉奕涵到碼頭跟船長談合作,「你船不動,下面也會長藤壺,不如讓我們使用船隻,我們提供免費人力維修保養,颱風天也會照顧。」
不論酷暑、寒冬、颱風天,劉奕涵守著承諾跳下水保養船隻,換來出海機會。劉奕涵形容,當帆船關閉引擎動力、靠風力漂流時,「那時候剩下的就是風跟海浪的聲音,你可以回歸自己,感受到你跟大自然、跟海洋的互動。」碼頭站久就是你的,劉奕涵和船長搏感情,熟悉碼頭的工作習慣,「其實他們很好客,每次出海都會問我:要不要一起上來!」
負笈遠颺回看家鄉 鑽研台灣文化
在成大系統系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後,劉奕涵前後遠赴義大利米蘭與英國倫敦,攻讀遊艇設計與室內設計。劉奕涵說,遊艇產業的發祥地就在地中海,最蓬勃的市場也在歐洲,「對他們來講,船不是奢侈品,船跟家一樣。」劉奕涵反思,台灣受歷史與政治影響,儘管四面環海,卻與大海不甚親近,造成對於遊艇的不同印象。
在歐洲求學,也讓劉奕涵看見台灣學生對於自身文化的忽視。「我們對於很多東西都理所當然的接受,我是台灣人,所以呢?」劉奕涵說,人人都愛聽故事,台灣學生卻很少能說出屬於台灣的故事。「他不要聽你有多少美食,他要的是台灣這個國家有什麼文化,有什麼獨特的地方。」幾次返國,劉奕涵回頭鑽研台灣文化,向達悟族的拼板舟取經,更把花磚、竹藝放入作品。
「台灣學生很認真,超級用功,我們會的能力跟知識比其他國際學生還要多,可是我們不敢表達自己。」劉奕涵說,台灣學生的靦腆、謙虛、憨厚是很好的優點,但在國際舞台上,自信展現才能被人記住。擁有成大訓練出的硬底子工程知識,加上留學期間認知到故事性的重要,劉奕涵大方下筆,最終以配置準確、理念完整的設計「魔鬼魟」擊敗各國好手。
對海的熱愛 在成大跨域學習
「應該就是愛玩吧!愛玩,跟對海、對美的事物的熱愛,才會造就今天這一切種種。」大學創立帆船社,劉奕涵說,動機雖是出於愛玩,但從中建立的使用者經驗也很重要,社團活動也讓她拓展人脈,訓練對於產業的敏銳度。「並不是說每個玩樂跟休閒都要有目的,但如果這件事是你熱愛的,其實玩跟工作是一樣的事,因為你都可以在裡面學到你應該學的東西。」
跨科的考量也很重要。劉奕涵說,其他大學也有船舶相關科系,但成大在設計領域相當突出,成為跨領域學習的不二選擇。劉奕涵透露,國際頂尖的遊艇設計師通常在造船本科以外,還有商業或設計的背景,「他一定會有一兩個其他的東西去支撐他,讓他在這個產業與眾不同,可以做其他人所不能做的事情。」
根據主辦單位公佈的競賽資訊,劉奕涵將以新秀身份受邀,進入荷蘭遊艇大廠Oceanco帶薪實習。從單純喜歡大海,到成為國際肯定的遊艇設計師,劉奕涵坦言這條道路並非一開始就決定,只是循著熱情,認真去玩,「不要害怕你自己喜歡什麼,但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要盡一切努力,把不切實際的夢想變真實。」(撰文/方子齊 攝影/孟慶慈 圖片/劉奕涵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