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2019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 演出台語原創音樂劇《馬鞍藤的春天》

台語音樂劇《馬鞍藤的春天》演出政治受難者經歷
台語音樂劇《馬鞍藤的春天》演出政治受難者經歷
導演黃駿雄在舞台上真情流露
導演黃駿雄在舞台上真情流露
《馬鞍藤的春天》改編自196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新吉先生的回憶錄
《馬鞍藤的春天》改編自196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新吉先生的回憶錄
「演戲的時候我很少真的哭,但我在表演中真切感受到陳新吉老師當時那種無路可走的心境,於是我在舞台上痛哭流涕。」網評「最好哭」舞台劇《馬鞍藤的春天》13日晚上在成功大學成功廳演出,本劇導演兼演員,同時也是台文系博士生黃駿雄分享出演本劇心路歷程,傳統劇校出身的他表演功力深厚,卻坦言演《馬鞍藤的春天》比演傳統戲劇還累,那種累是「心很累」,因為從頭到尾都必須去真切去感受主角人物當下所面臨的心情,那份心情是平凡小人物在歷史巨輪下沉重的無奈與道不盡的孤寂。

《馬鞍藤的春天》改編自196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陳新吉先生的回憶錄,本劇編劇、成大台文系副教授劉南芳說,本劇是台語、歌仔戲以及新劇的跨界結合,有別於傳統歌仔戲。黃駿雄回憶初見陳新吉時,第一印象是「路人要怎麼演?」他認為傳統英雄形象很容易詮釋,但是要如何呈現一個溫和有禮的路人以及他的政治受難經歷,是改編這個劇本最具挑戰性的地方。

傳統劇校養成黃駿雄深厚的表演功力,他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唱作俱佳。他認為歌仔戲表演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貼近真實人生,運用歌仔戲講求真實的精神,他嘗試從舞台及表演形式下手,例如全劇以台語演出,同時穿插人物演唱獄中歌曲,或運用科技將受難者遺書一封一封以投影的方式放大呈現,透過語言、歌曲、動作、聲光效果全方位營造出當代歷史氛圍,讓演員與觀眾皆身歷其境。

陳新吉生於1941年,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人。1963年22歲的陳新吉正值開創人生、預備事業起步,卻為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受到踐踏進入獄中改變一生;原本單純的農村學生背景,在獄中認識一批批難友,經歷這些受壓迫者的生離死別,成為歷史中一位無辜受害者。

黃駿雄說,與陳新吉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他很想把自己那個時代的故事告訴下一世代,讓更多人了解,所以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踏入充滿痛苦記憶的地方,他可以充滿怨言,但他卻溫和、堅持,不厭其煩地訴說著過往歲月。

劉南芳回憶,改編劇本過程中陳新吉可說是有求必應,「我問他可不可以多說一點跟魏廷朝先生相處的經驗,我們可不可以去拜訪在舞台上出現過的黃重光老師…,他從不拒絕我們,就是不斷地寫、不斷地寫,還給了我一疊厚厚的稿子作紀念」。她認為,不論顯赫或平凡,在獄中的這些人都是人生被莫名摧毀、「失去人權的人」,希望演出劇本讓歷史透過文字、語言、影像等方式再現,給後人打開了解過去的一條路徑,一如陳新吉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讓任何人走入歷史的堅毅精神。(撰文/劉姿佑 圖片/台灣歌仔戲班劇團提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