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成大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
College X(第十學院)是成功大學近年致力推動跨領域的平台與實驗場域
成功大學近年致力推動跨領域實作課程,106年創立College X(第十學院),以超越傳統院系所框架的校級高度,形成跨科際、跨領域的平台。今年(109)暑假開始,進一步推動教師與學生進行跨領域合作,由College X 協同教務處推行試辦15+3跨領域實作課程,以密集課程或工作坊融入一般課程的彈性開課制度,開啟教師共備課程,深化跨域合作,以培育學生養成解決問題及跨領域實作為習慣為目標。109學期起,成大15+3跨領域實作課程正式實施,將有助於未來成大第三學期的啟動。
成大近年推行學生跨域思考能力。圖為College X舉辦生師共創工作坊
「15+3跨領域實作課程」代表在原一學期前15週的固定授課模式外,由College X主導並支持以部分密集的方式回應創新跨領域實作課程的需求,連帶提升教師間合作共備課程,激發出更多課程組合與新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修課更為彈性。不以週次為課程框架的思考,讓教師們在規劃課程時更能盡情揮灑,以更彈性多元的課程規劃,讓學生感受「課」製化,感受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今年推行的15+3跨領域實作課程,以彈性課程規劃,讓成大的學生學習更有效率
以本校不分系「東亞妖怪誌」課程為例,原先18週多以文本選讀及影像文本讓學生透過對妖怪學的認識,連結19世紀以前的東亞漢字文化圈內諸國的妖怪文化。在導入「設計思考」、「策略溝通」的+3元素後,以工作坊及線上課程的形式,適時加入課程中,藉此激發學生的想像與創意,打破傳統文化的框架,挖掘更多元而豐富的台灣藝文特色。15+3除了協助教師在課程設計上的彈性,亦可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藉由學生間跨領域的溝通,共同為課程產出不同能量的成果。
透過彈性課程安排,如「設計思考」、「影像敘事」、「策略溝通」等,除了促進教師間的跨領域,亦增加學生專業基礎能力
(圖為成大未來館,為+3課程的實踐場域)
成大已於今年6月進行兩場課程說明會,參與的教師對於新課程推行感到新鮮,反應非常熱烈,也認同透過上述的規劃可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結合跨領域團隊共同研擬解決方案。成大教務長王育民特聘教授說,透過+3的課程規劃,即使教師在不同領域也能共創新教學,藉此奠基學生跨域及溝通表達力,達到未來人才的培育。他更提到,透過彈性課程的安排,老師在時間規劃上可以更符合課程需求,也能加深學生之間的跨系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