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綦守鈺 圖/曾泓銘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生曾泓銘地熱發電站,轉換為居民日常使用的澡堂,設計出《喻地譯站》概念的作品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生曾泓銘將運轉中的地熱發電站,轉換為居民日常使用的澡堂,設計出《喻地譯站》概念的作品,今年 8 月獲臺東縣政府首度舉辦的建築景觀評圖暨展覽首獎(金質獎)。曾泓銘表示,臺東金崙地熱區讓人感受到土地巨大的能量,於是運用地熱的特性,發想出公共澡堂的概念,並將地熱發電時所產生的餘料飛灰、結合當地的紅土、蛇紋岩等做為預拌混凝土,創新的想法與循環材料,獲得評審青睞,為此,他也特別感謝學校讓學生沒有設限的學習,能夠自由運用資源,進行跨領域的研究與創作。
《喻地譯站》將地熱發電站,轉換為居民日常使用的澡堂,設計出相關概念的作品
臺東首屆建築景觀評圖結果出爐 成大曾泓銘(左)奪金質獎。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我用手跟眼睛紀錄下對這個環境的感受」,曾泓銘表示,《喻地譯站》其實是大五的畢製作品,還記得要著手進行發想的那年暑假,他與同學一起租車去臺東玩了兩、三天,一直對地熱發電感到好奇的他,第一次踏進臺東金崙地熱區,起初不知道遠方的白煙是什麼,只看到源源不絕冒出的蒸氣,慢慢走進地熱區,就能開始感受到環境的變化;透過身體感知到的低頻震動聲響與熱氣,環視周遭,不難發現這塊「土地」正在被汲取熱水,眼前的能量,對於一個外地人來說,是個相當震撼的畫面,這也開始讓他省思,如何能將此刻感受到的土地重量,透過建築設計傳達出來。
曾泓銘到臺東金崙地熱區實際場勘
臺東金崙地熱區風貌帶給曾泓銘設計靈感
曾泓銘說,當時他與當地工人聊天之後,了解臺灣位在太平洋板塊火環帶,具開發優勢,這個地熱站 24 小時不受天氣影響運轉,從地下 1500 公尺的深度將抽出的地熱溫泉,發電後再次運送回地底,透過這樣的循環,不僅是未來供電的能量來源,過程更符合零碳排、無水資源耗損的目標,是很重要的綠能資源與永續經濟的象徵;然而這片土地,從史前世代、日治時期到現在,人們都用盡一切方法,試圖測繪地底看不見的地熱資源,以及地表透出的白色蒸氣,這之間也存在著許多與環境、自然、人文間的衝突,於是希望能進一步透過更真實的材料,展現溫度、觸覺、聲音等這些不可視的自然元素。
曾泓銘實際使用自己製作出的循環材製作建築模型
臺東首屆建築景觀評圖結果出爐 曾泓銘(左)奪金質獎。臺東設計中心提供
「想要配合地熱發電的原理,挑戰不一樣的永續主題」,曾泓銘說,學校其實就是一個大平台,只要有了目標,就要積極去尋找所需的資源,當時畢業設計指導老師張鶴齡老師給予很大的自由度,讓學生們能夠探索想要的東西,於是從臺東回來之後,想要使用「在地材料、新的工法」的想法揮之不去,於是主動跟成大建築研究所的劉舜仁教授聯絡,希望能扣緊永續循環的主軸,將地熱發電時所產生的餘料飛灰,結合臺東在地鐵離子含量高的紅土、黑泥色板岩、蛇紋石與藍染粉末等成份,製作出循環、永續概念的混凝土,傳遞在地的能量,展現地熱發電循環利用綠能資源的主題。
《喻地譯站》將地熱發電時所產生的餘料飛灰,結合臺東的紅土、蛇紋石與藍染粉末等成份
曾泓銘說,於是決定捨棄木模、玻璃、磁磚等傳統使用上的建築模型材料,實際使用自己製作出的新建材製作建築模型,花了半年多時間持續在實驗室實驗,研究如何控制色溫,才能做出準確上色的混凝土,其中也進行相關的驗證,確定新建材能降低 42% 的碳排量;事實上,建築模具的製作過程也很複雜,如果材料成分、時間沒有掌握好,就沒辦法灌模成功,為了調配出穩定的材料,整整花了一個學期,歷經無數次的失敗,才順利製作出最後使用循環材料製成的模型,當時來畢業評圖的老師看到他的成果,也建議將循環材料作為重點,除了透過建築解決地熱發電站融入居民生活的問題,同時也讓「永續」有更多的可能性,這最後也成為了獲獎的關鍵。
曾泓銘希望能透過循環材料,展現地熱發電循環利用綠能資源的主題
曾泓銘說,感謝成大給予學生足夠的能量去嘗試不同的創作,未來也希望能夠回到學校,繼續研究材料相關的議題,「110 級畢業設計特展」的主題是找回人與群體及建築間的連結,以建築串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打開與大眾對話的契機,然而,實際參與畢業製作的過程,確實也讓自己受益良多,《喻地譯站》的概念是希望發電站能成為不同體驗的場所,讓居民了解發電站的運作,也能從自然環境中獲得身心上的舒緩,這樣的概念,不僅與當地有更多的連結,也透過親手實驗、製作永續材料的寶貴經驗,獲得與以往使用電腦繪圖不同的感觸,希望能夠傳達更多的溫度;感謝這次獲獎的肯定,讓自己能更堅定地決定未來志向,並獲得正面的回饋,希望能繼續投入設計,持續為臺灣的環境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