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研究實力媲美國際 優異替代性能源研究論文數量 成大世界排名19

ImgDesc
【台南訊】發展替代性能源新範疇,國立成功大學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一項由全世界最大之科學與醫學文獻的出版社Elsevier的最新發表研究機構學術排名,成大在「優異」替代性能源研究論文數量世界排名第19名,是台灣唯一躋進前二十五名的大學及研究機構,成功大學在替代性能源研究的優異成就,無疑為替代性能源的開發注入活水。

賴明詔校長表示,由Elsevier發展出新科學領域的排名,成大在「優異」替代性能源領域論文數量排名世界19,為國內唯一排進前二十五名的大學,成大不只該領域論文發表的質量均佳,最重要的是具備跨領域的特質。教育部五年五百億希望國內大學至少能在一個領域成為世界頂尖,而成大在高等教育評鑑中心、ESI等世界性的排名中突飛猛進,可見在五年五百億的挹注下,成大已經達到教育部的期望,這是值得驕傲的。

賴校長也說,雖然成大距離世界一流大學還有一段路要走,仍需要全校師生一起努力,而目前的成就顯示成大研究實力已達一定水準,這也是成大可以吸引更多大師至成大打下深厚的基礎。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甫於7月30日公布的「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中,成功大學在不分領域的世界排名較去年進步21名,躍升為307名,在台灣僅次於台灣大學。此外,在分領域的評比,成大工學領域的排名更是超越台大,世界排名為第30名。

再者,依據湯森路透醫療與科技集團旗下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 (ESI) 2009年之論文統計資料指出,成大材料科學領域也在全球排名名列第52名,連同工學領域世界排名第30名、優異替代性能源研究論文數量世界排名第19名,合計有三個分領域躋進世界百大之內,彰顯成大研究實力媲美國際。

世界知名的科技及醫學資訊產品及服務出版商Elsevier發展出了一種名為「優異性」(distinctive competencies)的學術領導地位評量指標,可辨識多領域整合型科學研究方面的領先機構,Elsevier 最近以此種學術排名方法所做的研究結果發現,2003-2007五年間,台灣成功大學共發表了61篇達到「優異」水準的替代性能源研究論文,在全球研究機構中排第19名(台灣在太陽能 / 光能研究方面排名世界第五)。

Elsevier採取以參考文獻為研究主體的分類法發展出一種辨識科學領先地位的研究方法。該公司研究人員首先將210萬篇高被引文獻歸類出40,400個領域,並將560萬篇當今的文獻歸到此分類系統中。然後再辨識出某所大學具有領導地位的領域,或「研究典範」(paradigms),再將其具有領先地位的相關研究典範群集界定為該校具有「優異性」的研究領域。

因此,「優異性」能代表某研究機構在特定研究領域的專精程度,並顯示出學術研究機構為締造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建構的跨領域網絡之成熟度,這不同於各學門在各自的洞天裡獨力奮鬥做研究所發表的論文。Elsevier公司認為比起傳統的評量方式只計算發表論文的總數,以「優異性」來衡量研究產出,將能更準確的決定誰才是該領域的領航者。

在Elsevier於2009年6月25日所發布的新聞稿中,該公司資深發展顧問Dick Klavans表示『大家常誤以為最重要的研究只能在少數世界頂尖排名的大學進行,其實在大學排名的各層面,各次領域都還有領先者,因此我們不能只看”總論文篇數”就認定誰是領先研究機構』。

據了解,超過1,000位來自學術界和政府機構的主管、研究者以及圖書館人員參加或觀看了Elsevier於6月25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的【重新界定「學術領導機構」:以多元學門的模式來衡量研究表現】網路轉播研討會,足以顯現該研討會受到高度重視。

該研究採用了一種名為「SciVal Spotlight」的研究表現評量軟體,該軟體是根據當前科學界的狀況而建構的。此研究以雙被引(co-citation,或稱共引用)的方法分析了包括由2003到2007年間所出版的560萬篇獨立研究論文的統合性資料庫以及其中200萬篇高被引參考作品。Elsevier指出在採用和發展這種研究方法的過程中,該公司會致力於遵守「正確」和「明瞭」兩大原則。

Elsevier承認這種稱為「科學量測繪圖」(science mapping)的研究方法還在新生階段,需要不斷的實驗才能改進,而標示「優異性」的研究方法也尚待加強。然而,能將科學的基礎單位由554個學門增加為40,400個研究典範,當然能夠更準確的描繪出當今科學研究的景觀。這種研究方法還能辨識新發展出來的研究領域,特別是關於重要社會議題如全球暖化、環境惡化等之研究。Elsevier說「科學量測繪圖」最重要的優點是能夠辨識某大學已經達到、或正在發展中的強項研究領域。

美國太空總署Goddard太空飛行中心(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以309篇優異替代性能源研究論文排名第一,美國國家可更新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 US)則以271篇排名第二;德國柏林Helmholtz材料及能源中心(Helmholtz Centre Berlin for Materials and Energy, Germany)以240篇排名第三,而德國Julich 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ulich, Germany)則以234篇排名第四。在前25名的研究機構中,有12所位於北美洲(美國11所、加拿大1所);4所位於歐洲(德國2所、英國1所、荷蘭1所),9所位於亞洲(台灣1所、日本3所、中國大陸3所、新加坡1所、韓國1所)。

所謂替代性能源,係指太陽能、燃料電池、生質能源、再生能源、風力、…等等。成大替代性能源研究團隊如下,生質能:工學院吳文騰院長、化工系張嘉修教授、化工系許梅娟教授;氫能:航太系賴維祥教授、航太系王啟聖教授;風力發電:機械系林大惠教授、機械系李永春教授、航太系蕭飛賓教授;太陽能:電機系梁從主教授、電機系李清庭教授;太陽能電池:化工系楊毓民教授、化工系李玉郎教授;太陽能熱能:航太系張克勤教授。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0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