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成功大學名次
|
407
|
391
|
384
|
367
|
350
|
262
|
256
|
年度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成功大學名次
|
360
|
328
|
307
|
302
|
年度
|
2006
7月
|
2007
1月
|
2007
7月
|
2008
1月
|
2008
7月
|
2009
1月
|
2009
7月
|
2010
1月
|
2010
7月
|
成功大學名次
|
442
|
468
|
315
|
329
|
310
|
274
|
101
|
184
|
413
|
年度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成功大學
名次
|
335
|
386
|
336
|
354
|
281
|
283
|
無可否認地,這些評比或排名對於高等教育機構產生的影響力仍然非常大,會造成高度的競爭,更可能帶來教育政策朝令夕改之惡性循環!然而,對於各項排名結果,本校並非全盤接受,亦不隨之起舞。本校會針對各項排名指標與結果作分析,深入瞭解排名內涵或缺陷。以今年9月初QS發布之評比為例,該評比有六項指標,分別為:學術聲望問卷調查(40%)、企業雇主評量問卷調查(10%)、生師比(20%)、每位教師發表論文數量平均值(20%)、國際教職員比例(5%)、國際學生比例(5%)。學術聲望調查的問卷內容主要是邀請全球學者依個人意見填寫一定數量之國內外頂尖學校名稱,企業雇主評量問卷則是請全球企業填寫學校畢業生工作表現及最想聘僱之學校畢業生。由於聲望調查的分數隨著受訪者各人意見而變動,學校較難掌握。本校已初步分析該評比2010年之細項分數,本校進步的指標有3個(每位教師發表論文數量平均值、國際教職員比例、國際學生比例)、其餘指標則維持去年的水準。整體而言,本校在各項指標與上一年度的比較是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