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傑出年輕優秀學者齊聚交流分享 329在成大放眼未來無限可能

傑出年輕優秀學者齊聚交流分享,329在成大放眼未來無限可能
傑出年輕優秀學者齊聚交流分享,329在成大放眼未來無限可能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研究發展司司長鄭毓瑜以「人文科技跨域對話」為題演講。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研究發展司司長鄭毓瑜以「人文科技跨域對話」為題演講。

創校88年的成功大學需要年輕優秀學者的專業及跨領域合作,發掘未來無限機會,繼續書寫光榮歷史,3月29日青年節於光復校區成功湖旁歷史文物館舉行「跨域傑出年輕優秀學者論壇」,邀集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主持人、教育部玉山年輕學者、吳大猷紀念獎得主、論文高被引用學者等齊聚一堂交流分享,鄰近的台南一中、台南女中優秀學子也熱情與會,以期掌握未來趨勢,開啟人生更多可能。成大校長蘇慧貞致詞指出,專業發展到極致,跨域就不那麼因難,成大營造跨域交流合作平台,期許持續創造成大與世界共同的未來。

 

「跨域傑出年輕優秀學者論壇」邀請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研究發展司司長鄭毓瑜以「人文科技跨域對話」為題演講。鄭毓瑜說,有人以象牙塔或不食人間煙火來談學術研究,但對她而言,研究雖不全等於生活,但一定是有生活才有研究,研究過程除了閱讀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對話、感受。做研究不能只有學科知識,還要有生活上全部的體驗,科技與人文是無法二分。她呼籲科學界,要多注重具有人文社會背景的人才,「沒有眼界,不可能跨界,沒有深度,不可能有溫度,沒有價值,不可能加值。」

 

蘇慧貞指出,人文思考是轉動生命最重要的力量與內涵,科學或科技要能有好的發展,人文與文化的實踐與發揚是關鍵。科技人、創新者也要有良好的說故事能力,而這涉及到人文與文化的素養,如果產品裡說故事與敘事能力不再,科技就難有發揮的空間。

 

台南女中資優班陳同學說,自己對理科、生醫感興趣,對人文領域接觸較少,參加論壇、聆聽演講,明顯感受到科學的發展其實不能離開人文與文化,人文是科技發展重要的養份與核心價值所在。台南女中蔡同學說,論壇每一位講者談的題目都很專業與前瞻,雖然不一定全盤了解,但能讓自己對於世界與科技未來趨勢發展有更多的認識與想像。

 

成大積極栽培年輕學者,也致力挻攬優秀學者,目前為止,全校21位教師為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主持人(愛因斯坦計畫與哥倫布計畫),佔全國15%。還有3位教育部玉山年輕學者。近3年來累計近20位教師榮獲吳大猷紀念獎,更有年輕教師獲論文高被引用學者等,領域遍及人文社科、工學、理學、生醫、電資與管理等學門,年輕優秀學者的企圖心與創新動能,再加上資深教授紮實的根基,使成大整體研究量能更加茁壯。(撰文/孟慶慈 攝影/趙傳安)

 

為期一整天的「跨領域傑出年輕優秀學者論壇」,安排成大、台大共16位年輕優秀學者,分享專業研究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演講者與計畫類別:

演講者

學院

系所

計畫類別

陳昭宇

成大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From Dye-sensitized to Perovskite Solar Cells

徐瑋萱

成大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

Investigation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rived  from probiotics to improve Alzheimer's disease via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

林士鳴

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

108年科技部哥倫布計畫

林家祥

成大電機工程學系

Advanc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and Hyperspectral Super-resolution Imaging via Convex Geometry and Big Data Optimization

李政德

成大數據科學研究所

隱私保護社群人工智慧應用

楊展其

成大物理學系

新穎氧化物量子材料開發與應用

柯碧蓮

成大化學工程學系

108年科技部愛因斯坦計畫

鄭  瑋

台大圖書資訊學系

邁向研究資料基礎建設 (RDI)

林盈仲

台大生命科學系

三年? 三天!  基改木材生物能源轉捩點

張景皓

成大物理學系

繽紛奈米結構中的嶄新傳輸現象

吳欣倫

成大化學系

Development of Plasmonic 

Haber-Bosch Nanocatalysts

龔仲偉

成大化學工程學系

---/個人經歷與研究領域簡介

張泰榕

成大物理學系

---

高橋亮甫

成大數學系

高維度規範場論與Z2旋量

洪  瀞

成大土木系

---

陳則銘

成物理系

吳大猷紀念獎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9-03-29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