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年輕學者典範」系列報導 從小熱愛數學和物理陳則銘教授-自信是推動他不斷精進的力量

ImgDesc
「物理很強調創新,很多新發明都是從物理出發。」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教授陳則銘從小就喜歡數學和物理,對他來說,做物理的人就是探索未知,透過觀察及研究,了解我們所存在的環境,以及運用自然生活中所看到的原理或現象,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例如他所帶領的團隊即顛覆傳統電晶體運作方式,成功開發出運算速度比目前電腦快千倍、萬倍的下一世代電晶體「自旋電晶體」,藉由量子力學中的電子自旋特性,突破當前電晶體發展的瓶頸,為未來電腦資訊產業帶來新革命。

陳則銘教授說,物理研究會一直創造新東西,滿足人類對未知的好奇心,還有開創新東西的喜悅,也像是一種藝術,物理是基礎的,但也有很多創新,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特斯拉汽車執行長Elon Musk也是物理系的。自稱小時候叛逆的他,當時的夢想就是要想辦法推翻愛因斯坦,他笑說,長大了才知道自己的愚蠢,不過那一種年少輕狂的自信,也成為推動他不斷精進的力量,如今,只要研究上有一些不錯的成果,就會讓他感到很開心,快樂與成就感是他一直投入研究的動力。不過,做科學需要有輕鬆的腦袋、想法常需要跳脫,如果雜事太多或太累時,就會沒辦法做這些事。

有趣、精彩,是陳則銘教授的生活目標,因為喜歡一直有不一樣的事情,所以選擇學術界,做自己有興趣、想做的事。今年四十歲的他,從事研究十多年,他認為自己還沒有成功,「所謂的成功應該是在這個領域裡,大家一提到就會想到你,那樣才算成功。」就像提到手機就會想到Steven Jobs、提到動電車就想到Elon Musk。他說,「成功是一個目標,但是一個有趣的題目是比較重要的,當你追求自己有興趣的東西,成功也就會跟著來。」

在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道路上,他樂在其中,也對自己有信心,雖然不免遇到瓶頸,他會努力想辦法跨過去,「人生一定會遇到問題,遇上了就解決,人生沒遇到問題才可怕。」有時努力過了,仍沒辦法突破,他不會過於執著,如果別人十年也無法解決的問題,自己花了一年的時間也沒辦法改變,「那就換一條路,不需要卡在那裡。」

陳則銘教授的研究領域為奈米電子學、自旋電子學、量子材料 / 量子資訊處理,在中尺度和納米級系統中探索新的物理學,並學習利用它們來設計和開發新技術。其團隊的專業領域為在新型裝置上進行量子轉換和自旋動力學,包括半導體中的各種量子結構/裝置、二維材料如石墨烯、過濾金屬二硫族化合物TMDCs、拓撲絕緣體等,以及它們在自旋電子學和量子信息處理的可能應用。

以電影「模仿遊戲」來說明的話,二戰時期的數學家為了解開德軍的密碼,開發了第一世代的電腦,而現在的電晶體可以被放在手機裡面,他開發的「自旋電晶體」則是下一個世代的電腦、電子元件、電晶體產業,讓現在的運算速度擴展好幾千、萬倍,對人工智慧、太空旅行、大數據處理及媒體產業等,幫助都很大,也吸引台積電的關注。

在物理學領域的研究成果,讓陳則銘教授獲得成大「國際頂尖期刊獎」、台綜大「年輕學者創新研究成果選拔」傑出獎、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著作獎」、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等榮譽。

陳則銘教授說,AI人工智慧Alpha Go成功戰勝棋王,電腦的資料庫很大,所有有規則的東西,人類已無法擊敗電腦,包括醫生。AI問診檢查判斷都比醫生準確,人類能做的就是創新、突破框架。研究要一直走在前面,就必須隨時學習,自己不是可以完全憑空想像的人,不過,全世界有很多厲害的人,他們的經歷都可以提供靈感,而學習的本身就會讓他覺得很有趣,他的成功秘訣就是「多和別人聊天」。

陳則銘教授說,「聊天很重要。」當你對自己有信心時,才有辦法去衝,但如果沒有實力,就會遇到挫折,失敗時要開始反省自己,「這個時候我喜歡找人聊天,找找什麼適合自己的方法,可以幫助克服挫折。」這樣的過程,也可以累積實力。

「年輕人要保持信心,勇敢去闖,如果不去試,什麼機會都沒有。」他鼓勵年輕人與不同年紀、不同族群的人交往,拓展不同生活圈,和不同族群的人聊天,可以聽到不同聲音,遇到挫折時,想辦法尋求不同的意見和方法,就會幫助成長。陳則銘教授指出,雖然第一次聽到不同的聲音,第一個反應可能是不認同,但它會在心中撒下種子,過幾天後就會開始思考,會有一些不錯的成果。

在科學研究中,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尤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缺點然後尋求幫助,當有某個優點是80分、弱點是50分,要想辦法把50分拉到60分、80分拉到100分,一定要讓優點非常突出,至於缺點不要太明顯就行。

了解缺點後,在某個程度就會願意去找別人幫忙,一般來說,台灣人比較怕麻煩別人、怕尋求別人幫助,在外國文化裡,則是隨時都在幫忙,人是群體一定要幫來幫去。

陳則銘教授說,自己從小就比較叛逆,很討厭用一種教育要把4、50個人全部教成大概相同的類型,每個人都應找出自己的風格,做研究也是,「要知道自己的優缺點,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風格,不要一昧去學習別人,一定要保持自信,保持對這個領域的興趣和飢渴。」

他強調,要多和別人聊天,每個人都有值得被欣賞的地方,人一定要走出自己的風格,他也鼓勵年輕人到國外求學、生活,打開眼界。現在出國有很多申請獎學金的管道,但網路若沒有關鍵字並不容易找到,所以「學生應該多跟老師聊天」。他在台大唸書時,和多數老師都很熟,隨時都在聊天,老師也都很喜歡跟學生聊天,很願意分享,雖然老師說的不一定都對,但透過聊天可以經歷過未曾經歷的年代,了解他們的想法為什麼和你不同,「當你也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的時候,很多問題其實比較好溝通。」「要說服別人時,總要站在別人的觀點了解,才能說服別人。」當你接觸的人,族群種類越多,觀點也會更寬廣,閱讀人比閱讀書,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圖文/劉婉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7-07-24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