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回鄉更有無形驅動力 駐留成大用數據看台灣

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莊坤達老師
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莊坤達老師
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莊坤達老師
綻放著純樸的笑容,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莊坤達老師談到自身研究時的興奮神態,仍帶著台南人特有的憨厚,很難想像他專研的是現在最夯的大數據Big Data,並且實際利用數據分析專長創設了「用數據看台灣」,以大數據資料分析技術協助台南市政府快速、明暸地掌握登革熱疫情。

「當年我有機會留在台北,甚至出國工作,但身為台南人,選擇回故鄉,是一種無形的驅動力,或許收入少了,但踏實感多了。」莊坤達希望台南人都能回到故鄉來,「不管是開咖啡店或辦個寵物店,做什麼都好,讓台南越來越好,這是值得去努力的事。」

被問到從求學到教途的路程中是否遇到挫折,莊坤達卻強調自己一路順遂,也許是語帶保留,但他想傳達正能量,「人都會遇到挫折,但我會選擇去衝撞那堵牆而不是繞過去。」莊坤達說自己一路上都有貴人陪著或帶著衝,「多做一些正向、可幫助到人的事,自然就會產生感染,別人也會適時地幫助你。」

莊坤達國中時就開始寫程式,「我國中時在工藝課接觸電腦後就喜歡寫程式,那個時代只有win31系統,而且是從basic開始學習,沒想到竟然寫出了一輩子的職業。」而且莊坤達從最早就顯露出資料分析的傾向,他試著幫做鋼琴維修工作的父親寫類似excel的程式,把多年累積的客戶資料分門別類建檔,讓爸爸可以快速查詢。

台南一中畢業當年成大還沒有資訊工程系,莊坤達推甄上師大資訊系,決定大學畢業後如果沒有考上研究所就去當老師,沒想到考上台大電機所唸1年碩士後就直升博士班,之後到美商軟體公司工作5年,原本有出國工作的機會,但那時正好成大有缺,莊坤達選擇到成大教書,感覺繞了一圈,還是在家鄉走上教途。

外界對程式工程師多有「宅男」的刻板印象,莊坤達坦承在休閒生活上就像個宅男,平日休假時就是單純的陪家人,頂多與朋友聚餐外出。但他說,「論視野,我就不是宅男啦,因為研究而與公共衛生、醫學院等有更多跨領域的討論,結合不同技術,也認識各式各樣的專長人才,共同完成一件事,算是活得很精彩。」

莊坤達的專長在資料分析、人工智慧等研究領域,為了讓民眾可以很容易的從一大堆數據分析看懂結果,他寫出「用數據看台灣」網站,把雨量、用電、紫外線、水庫蓄量、河川水質、縣市犯罪率等等政府公開的數字資訊,把資料「視覺化」,1個月就有超過100萬的點閱。

2015年在台南、高雄地區發生大規模登革熱疫情,莊坤達一開始想查找自己是否身處疫區卻找不到資料,於是他帶著一群學生,利用台南市政府提供的資訊,利用大數據整合做出即時的「病例演化熱區」,從而協助控制疫情。

大數據已成為資料分析的大勢,而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更是時刻進展,未來會不會有一天反而是AI主宰了人類?莊坤達說,使用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會學習、會判斷,未來一定會改變、影響人類的生活模式。例如無人車、比特幣的出現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大數據被運用到成熟,人力就會逐漸被取代。甚至有些程式不必人類去寫,只要下指令給電腦就幫你寫好了。

「人工智慧可以解決你知道的問題,但無法去定義出哪一個問題需要被解決,我可以告訴電腦幫父親寫出某個程式解決問題,但它沒有自我意識知道這個程式可以幫助我家過得更美好。只有人,才會知道如何更幸福!」莊坤達說,被電腦奴役的年代應該不會太早發生,但現在要做的是,教育下一代在未來人工智慧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讓人類越來越好。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7-11-30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