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建教合作

本校各系所均積極參與建教合作工作,廣泛包括教育訓練、技術轉移、共同研究..等等。各系所之具體成效如下:

A、其他類

a、計算機與網路中心:推動教育部不當資訊計畫TWAREN Giga POP。

b、研究總中心

(a)八十五年七月一日研究總中心奉准成立後,積極協助推動校內資源整合工作,並依不同科技領域需求,鼓勵成立跨院系所專業領域之研究中心,爭取大型研究計畫,目前總中心所屬研究中心已達56個,九十二年度已接受各單位委託計畫共256件,金額達4億9仟餘萬元,顯示本校對外建教合作專題研究,已由零星之個別型研究計畫逐漸轉變為整合型之大型研究計畫,此成果對促進國內產學界接軌發揮極大之功效。

(b) 92年國科會僅獎勵四個績優的技術移轉服務中心,本校技轉中心為中南部各大專院校中,唯一獲得國科會獎助的績優技轉中心(其他三個績優技轉中心分屬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交通大學)。92年度國科會技術移轉個案獎勵中,本校共有四案獲得獎勵,獎勵金額共達140萬元,整個排名在各大專案院校中名列前茅,在專利申請量上更居全國之冠。

(c) 本校育成中心成立後積極輔導企業廠商進入創新育成中心,迄今有57家中小企業廠商先後進駐本校。育成中心並規劃產學合作模式,促進校內教授之研究團隊與進駐廠商合作。共同進行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與產品製程之自動化整合等之研究。此外,育成中心並輔導廠商申請政府研發補助,已取得補助者有16件,同時已協助6家育成廠商進駐南科。目前,育成中心保持每年與20家廠商簽約合作,促成投資達10億元,造就300人以上之就業機會。成立7年來,每年均被經濟部評等為A級績優育成中心。

B、人文、藝術類

a、中國文學系:

(a)舉辦文藝營五次,結訓學員約800人。

(b)陳益源教授:執行彰化縣文化局委託「彰化縣民間文學普查工作補充調查暨索引編纂計畫」。出版《彰化縣民間文學集》第21、22、23冊。

b、工業設計學系:

(a)與燦坤公司合作舉辦小定電系列活動。

(b)與La New公司合作舉辦鞋子系列活動。

(c)與浩漢設計公司合作舉辦創新生活設計系列活動。

(d)舉辦設計競賽、設計工作坊大師講座等,參與學員共125人。

C、社會科學類

a、法律學系暨科技法律研究所:
本系所依據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經費項目及支用原則(911226核定)、國科會補助特約研究人員從事三年期特約研究計畫作業要點、國立成功大學建教合作計畫實施要點、本校建教合作計畫行政管理費及結餘款支用細則及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經費項目及支用原則(911226核定)等相關規定推動各項建教合作(含產學合作及產學共同培訓人才)。各項推動建教合作(含產學合作及產學共同培訓人才)具體成效如下(僅提供九十三年、九十二年資料):

(a)蔡維音副教授:93年度國科會研究計劃91-2414-H-006-008-),全民健保醫療給付法律關係之研究。(執行中)

(b)許育典專任副教授:

1.國科會(2003、08、01– 2004、07、31)從憲法上多元文化規定檢討網咖管制的立法 – 資訊休閒業管理條例案的分析 No、: NSC92-2414-H-006-004。

2.國科會(2004、08、01– 2005、07、31)終身學習教育法制的建構與實踐 — 以社區大學為例 No、: 93-2413-H-006-005。

(c)李佳汶助理教授:08、2004 ~ 07、2005 國科會申請案一:「台灣反恐體制之研究」。

b、工業與資訊管理科學系:
配合研究方向,繼續尋求國營企業如中鋼、中船、工研院、金屬工業發展中心等機構之建教合作和專案研究計畫。

c、國際企業研究所:
開辦碩士學分班以提供公民營企業人員專業進修機會,培養未來能為我國企業規劃國際化策略,拓展國際市場並有效管理國際性企業之優秀管理人才。在課程方面,為配合國際經營環境之變動,機動調整並開設相關之國際企業管理課程,結訓102人。

d、交通管理科學系/電信管理研究所:

(a)積極向政府單位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公路總局、國科會及企業等爭取專案計畫,皆以透過成大與成大基金會方式辦理建教案。

(b)本系固定每年辦理與交通部建教合作之交通工程人才培訓專案頗受好評,成效良好。

(c)建教案92學年度合計56,836,640元。90%以上的老師都有國科會研究計畫,92學年度共13件合計7,750,800元。

(d)本系參與交通部南部交控中心計畫,計畫經費總計六千萬,並協助參與教育部卓越計畫「知識經濟與電子商務之整合性研究」。

(e)交通工程人才培訓專案92年度受訓計110人次,93年度計受訓140人次。

(f)92年度兩名教師參與物流整合工程師課程。

D、自然科學類

a、生物科技研究所:
產學合作四件

(a)海鱺疫苗推廣(農委會) ,培育人才約30人次。

(b)蝦免疫促進劑田間實驗(農委會)。

(c)以免疫方法生產無病毒健康石斑魚苗(國科會)。

(d)生物技術教學改進計畫開設「疫苗開發學」「疫苗生產技術學」學分班,培育人才約86人。

b、物理學系:

(a)產學培訓「影像顯示」人才班,結訓100人。

(b)與工研院電子所建教合作二件。

c、光電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a)產學培訓「影像顯示」人才班,結訓約150人。

(b)大學「影像顯示種子教師」培訓班,結訓50人。

d、生命科學系:

(a)受到企業界的支持進而進行產學合作,以開發保健食品。

(b)與高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計畫之牛流行熱疫苗已開發成功,並已推廣使用。

e、統計學系:

(a)為推動教師及學生參與建教合作,設立調查統計研究中心及統計諮詢中心,本系教師並績極服務外界,以推廣統計的相關服務。

(b)近年來工業界對品質提昇之迫切需要相對地影響其對統計方法與品質管制的重視,故本系同仁(陳順宇、潘浙楠、路繼先、溫敏杰)陸續應邀至各大企業(台積電、聯電、中鋼、工研院、飛利浦、統一、大亞、長春化工、飛元科技……等)教授統計方法。另外,在生物統計方面,由於生物科技被政府列為重點發展之高科技,本系劉仁沛老師相繼執行衛生署與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所委託的建教合作計畫以建立藥品臨床試驗標準作業程序,與訓練臨床試驗人員之查核方法。劉老師亦多次應邀至國內外相關單位教授短期課程以培育臨床實驗人才。

E、工程類

a、醫學工程研究所:

(a)省力最佳化輪椅研究(92/1-92/12, 蘇芳慶)/整合性醫藥衛生技研究計畫。

(b)省力最佳化輪椅研究(90/1-92/12,蘇芳慶)/國家衛生研究院。

(c)產學研合作委員會委員(蘇芳慶教授)/ 自行車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b、測量與空間資訊學系:
於建教合作研究案提供教育訓練、技術轉移等。

c、土木工程學系:
92年承辦內政部營建署、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辦之推廣教育非學分班、工地主任班、品質管理工程師班等,以系上專任教師為主,部份配合聘請工程實務界講員進行教學,結訓人數124人。

d、工程科學學系:
建教合作計畫如下

(a)黃吉川教授:奇菱科技之 TFT-LCD背光模組光學模擬之研究。

(b)黃悅民教授:漢龍資迅之應用多媒體技術於標準化e校園與e企業之知識管理及行動代理者通訊機制。

(c)林鐘?教授:力億企業之零電壓零電流柔切轉移隔離型DC/DC 轉換器。

(d)潘文峰教授:大莊室內設計公司之多功能子母床之研發、揚郁企業之棒球面罩新材料之研發。

(e)林裕城教授:晶宇生科肝炎檢 驗晶片之樣本預濃縮前處理技術之研發。

(f)李國賓教授榮睿生科中心之微流體生物感測晶片開發計畫。

e、機械工程學系:
在產學合作上老師積極與私人企業合作,在產學合作上亦有相當好的成果,如從經濟部的學界科專:三維噴印核心技術研究發展。

f、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a)自88年起迄今每年暑假期間辦理兩梯次之CATIA電腦輔助設計班,協助產、研界培訓CATIA電腦輔助設計人才,每梯次至少30人,迄今已培訓逾360人,結業之學員甚受業界器重。

(b)執行國科會南區奈米科技K-12人才培育計畫,培訓南部地區中小學奈米科技種子教師,已在台南市南一中、南女中、後甲國中等標竿學校選定6~8位之種子教師成立工作小組,合計共38位種子教師。93年度並將整個南區(含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及屏東縣)納入考慮全面實施,共計30所標竿學校190位種子教師,並以有效培育整個南區標竿學校種子教師為最終目標。已編撰供種子教師參考用之書面教材,執筆人為各大學之奈米教授,以及供中小學生參考用之書面、實驗及多媒體教材,執筆人為中小學種子教師。

(c)辦理空軍(上校職缺)後勤管理實務研習營,自91/04起迄今每年舉辦一梯次,每梯次約70人,培訓人數逾200人,對提昇空軍後勤高階管理效能助益甚大。

g、建築學系:

(a)近年來致力於提供進修管道,從89年至今推廣教育共開設四班,分別為鋼構建築班、綠建築班、鋼結構設計班、古蹟修護工程工地主任班。

(b)本系推廣教育班從89年至今已於二百餘人結業,除了培訓各種綠建築、古蹟正確修復觀念及正確修復技術等等,並推廣全民參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

h、製造工程研究所:
開授由國際製造工程學會(Society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s, SME)主辦之國際製造管理師認證課程,課程名稱為「生產績效管理」,每班次12小時,學員人次超過160人(2003 ~ 2004)。

F、醫藥衛生類

a、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舉辦生物晶片使用及應用說明會,提升研究水準。

b、護理學系:
92、9-93、7陳清惠老師進行”中鋼員工健康營造”計畫。

(a)一年舉行12次研習會,建立健康促進觀念及衛教。

(b)評值方式每2週進行個案電話追蹤;每三個月進行個案評值;每六個月會後追蹤;一年總評值。

(c)參加人數共465人,計劃成果:

a 抽煙比率下降,其中有12人戒煙。

b 飲食改善。

c 開始注重運動健身。

d 按時服藥者增加。

c、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
92年辦理生物技術改進計畫辦理分子診斷學(1學分,含病毒分子檢驗、肝炎病毒分子檢驗、微生物分子診斷技術等三項實驗研習課程)、遺傳及血液腫瘤分子診斷學(1學分,含腫瘤標記分子檢驗、遺傳疾病分子檢驗、心血管疾病分子診斷等3項實驗研習課程)、以及二種實驗課程,包括人類白血球抗原分子鑑定及親緣關係實驗課程、過敏氣喘及免疫疾病之檢驗實驗課程等9課程,參加人數為218人。

d、環境醫學研究所:

(a)接受環保署環檢所委託辦理台灣南部地區「產業人員環境用藥班」以培訓產業界人員環境用藥的知識,至今已培訓超過200名產業界的環境用藥人員。

(b)自90年起辦理台灣南部地區職業醫師培訓,目前有13名醫師接受培訓中,93年有1名醫師完成培訓並取得職業專科醫師的資格。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