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國家新創獎 成大是最大贏家 在學術研究組七個獎項中一舉拿下兩個國家新創獎
社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甫公布的2007國家新創獎得獎名單,國立成功大學獲獎最多,是國內大學最大的贏家,除成大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楊惠郎所率領之水產生技醫藥團隊的「魚用口服疫苗及產業加值」、成大機械系許來興教授領軍之RP義肢承筒研究團隊的「快速成型技術應用於膝下義肢承筒之設計與製作」,在學術研究組七個獎項拿下兩個國家新創獎外,成大奈米科技暨微系統工程研究所博士生連剛逸也不遑多讓,以「自動化快速臨床檢體前處理與傳染性疾病檢測平台」奪得國家新創獎學生組第二名。預計在12月中旬後於台北喜來登飯店接受頒獎表揚。
為達到最佳魚疾病之預防功能,並擔負起為養殖業「解決藥物殘留、減少死亡率」的使命,成大教授楊惠郎所率領的水產生技醫藥研究團隊,進行魚之免疫及疾病研究,成功研發領先全球的魚用口服疫苗。成大水產生技醫藥研究團隊利用魚苗之食物鏈,發明以稚魚天然生物餌料為基礎的魚用口服性疫苗關鍵技術,突破過去口服疫苗無法在抗病毒及魚苗上使用的瓶頸,成果優越,技術領先全球。
魚用口服性疫苗特別之處,在於能將病毒、細菌或寄生蟲等不同病原之抗基因置入大腸桿菌,經滅菌後再直接包埋於初期餌料之輪蟲或豐年蝦體內,此技術也可研發不同魚病的疫苗,而且楊惠郎也利用魚用口服性疫苗延伸應用於高抗病力魚苗之生產。這些由學術加值至產業應用的科技成果,無疑是讓台灣傳統水產養殖業邁向科技化產業的關鍵契機。魚用口服性疫苗除曾榮獲「惠普公司亞洲盃青年發明家大賽(Young Inventors Awards)」銅牌獎,亦曾受邀在多次國際水產養殖科技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也已發表在國際期?Aquaculture,並已獲得台灣及美國發明專利。
以「快速成型技術應用於膝下義肢承筒之設計與製作」獲得國家新創獎的成大機械系RP義肢承筒研究團隊,係由機械系許來興教授領軍,則提出外層包覆樹脂的快速成型膝下義肢承筒,以及設計製作該新型式義肢承筒之程序與雛型系統架構。研究之目的是針對純手工製造承筒品質不穩定的缺點,提出改進對策及方法。是跨工程及醫療復健領域,整合新興科技如掃瞄技術、電腦輔助設計(CAD, Computer-Aided Design)、有限元素分析法(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及快速成型技術(RP, Rapid Prototyping)等工具,設計膝下義肢承筒,並製作出外層包覆樹脂的新型式RP承筒。製作完成之新型式承筒,由截肢患者確認該特定形狀之客製化承筒適合其殘肢之後,裝上支架及義足並調整到舒適狀態,隨即以步態運動分析儀及承筒壓力量測設備,紀錄殘肢各重要部位之壓力值,以驗證整合新興科技的流程方法之可行性與實用性。
傳統的義肢承筒製作方式,完全依賴有經驗且技術熟練之義肢師以手工執行繁複的程序才能完成。因純以手工製作,人為因素致使承筒品質不確定,是製造者及使用者最大的困擾。為改善此長期存在之缺點,該研究的主要目標為:(1) 結合已成熟之新興科技(即掃瞄機、CAD系統及快速成型機),應用在膝下義肢承筒的設計並製作出品質可被接受之RP承筒,以建立無石膏模化之義肢承筒設計與製作流程;(2) 此不需要石膏模之系統工具可以協助義肢師,以比較簡易的程序設計與製作承筒,免除傳統方法必須培訓熟練技術人力費時又耗資源之過程;(3) 減少純以手工製作出品質不穩定之承筒,殘肢及承筒資訊(類似病歷資料)可以保存作為後續再製之依據,進而提昇復健效果及醫療品質,並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2007國家新創獎學術研究組七個獲獎者,分別為成功大學生科所水產生技醫藥團隊的魚用口服疫苗及產業加值、成功大學機械系許來興教授領軍RP義肢承筒研究團隊的快速成型技術應用於膝下義肢承筒之設計與製作,以及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的無動力源微流體生物晶片、清華大學化學系的發展新型賽利福鉑做為抗癌先導藥物、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的電動輪椅手輪馬達、中央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電腦輔助手術導航系統、嘉義大學蝴蝶蘭研發團隊的蝴蝶蘭生技產業之研發等。
國家新創獎共分企業組研發技術類、企業組新創產品類、學術研究組及學生組等四類。其中,企業組研發技術類及企業組新創產品類係以企業為獎勵對象。學術研究組與學生組才是以學術機構為獎勵對象。除學生組擇優錄取前六名:第一名錄取一名,可獲得五萬元研究獎助金、獎牌乙面。第二名錄取兩名,各可獲得三萬元研究獎助金、獎牌乙面。第三名錄取三名,各可獲得一萬元研究獎助金、獎牌乙面。其他各組獲獎者,則頒贈國家新創獎獎座乙座與證書乙紙,以茲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