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專心一志持之以恆鑽研文字學 高佑仁把興趣轉化成研究能量

ImgDesc
ImgDesc
ImgDesc

「追求學問無他,就是專心、持之以恆」,成大中文系副教授高佑仁在求學之路上從理工轉換到文科,進而走上文字學研究之路,就憑著這樣的毅力。為人師表後持續要求自己,也勉勵學生應有這樣的態度。研究之路漫長也會遇到無法突破的挫折,高佑仁認為,成功之法無他,就是「專心」與「持之以恆」。教學讓他感受到教學相長的樂趣,也明白孟子為何將「教育英才」列為人生三樂之一。他說,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總能讓自身的研究有更深入的反省」。

 

被金文造型及文字考證吸引 從理工專校插班大學中文系

 

談起年少時光,高佑仁自稱是極平庸的孩子,不愛讀書,成績中段偏後,國中畢業後考上私立專校電子工程科,因沒有興趣,對未來也無計畫。但專三時,無意中在書店看到了「字裡乾坤」一書,被金文的造型以及文字初形本意的考證所吸引,發現這才是自己的興趣,決定插班中文系。

 

上工程數學時,高佑仁讀文學概論,微積分課時則埋頭讀國學導讀。雖然這樣的準備方式,對老師很不尊敬,但老師知道他的志向與興趣後,沒有責罵或潑冷水,反而鼓勵他認真讀書,完成夢想。就是因為喜歡而越讀越有興趣,高佑仁花了3年的準備,擠進錄取率只有3%的插班考試,考上中正大學中文系。「我永遠忘不了放榜那一天,得知自己考上中文系的心情。」也時時惕勵自己,要珍惜每次上課,且利用課餘撰寫短篇小論文讓老師批閱。

 

立定志向走研究之路 全部時間心力投入論文創作

 

大學畢業後考上台師大國文所碩士班,為了到國高中任教做準備,同學幾乎都選修教育學程,就只有高佑仁沒有修教育學程,「因為我立定志向要走研究之路。」取得碩士後,他順利考上成大中文所博士班,專攻文字學。就讀博士班時,曾面臨「麵包與研究」孰重的選擇,雖然有機會多賺點錢,但僅選擇到高醫大每周兼任4堂課,幾乎把全部時間花在論文創作上。「儘管生活拮据,但追求的目標更明確,也更踏實。」

 

現在為人師表,身分轉變後,如何在研究與教學取得平衡?高佑仁印象最深刻的是,成大前校長黃煌煇在新進教師研習營上,提醒老師「要把6成的時間用來備課」,3年來也一直自我要求務必做到。因此,即使曾有電視節目相中他的研究專長,邀請他主持文字相關節目,他都婉拒,只希望能扮好老師與研究者的角色。

 

「就讀台師大國文所時,季旭昇教授常在周末以讀書會的形式指導學生。」高佑仁回憶,因學生的問題常有一定的普遍性,「與其個別回答,不如一次完整說明」,也因為如此,透過讀書會打下古文字基礎。任教成大後,他也成立「古文字讀書會」,每個月聚會一次,從上午9點到下午4點,由大家提供論文來討論,初期成員是成大學生,現在已有中興、中正大學的學生加入。

 

國內文字學大師沈寶春是高佑仁博士論文指導老師,雖然高佑仁到成大任教1年後,沈老師就退休,但深深影響他。高佑仁說,沈老師雖已退休,但持續研究,不斷發表論文,是他最大的榜樣,兩位恩師讓他把興趣轉化成研究能量。

 

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 枯燥冷門學科也能很有趣

 

文字學在中文系課程裡屬於比較枯燥、冷門的學科,為了提高學生對文字學的興趣,高佑仁上課時都搭配投影片講授,並且設計回饋單,讓學生製作族徽、臨摹甲骨文、金文,拉近學生與文字學的距離。比喻時則「進取諸身,遠取諸物」,讓學生能了解奧妙,覺得文字學有趣,不是只有專家能懂的「餖飣之學」(只鑽研文字聲韻,不探究文章義理思想的學問。)

 

來到成大任教,學弟妹常說他是「人生勝利組」,高佑仁則是萬般珍惜與堅持。其實高佑仁當年拿到博士學位後,曾經遇到找無頭路的問題,遞出許多履歷都石沉大海,就在快絕望之時,因「上海博物館藏戰國竹書」第九冊出版,他密集閱讀並快速發表論文,登載在一級期刊,也藉此取得科技部計畫,成了他到大學任教的臨門一腳。他勉勵新科博士,「與其陷入懷才不遇的情緒中,不如化為悲憤力量,轉化為研究的動力。」

 

研究之路能順遂,高佑仁特別感謝大學同班同學的妻子陳姵妤,一路相挺,更感謝岳父願意把女兒嫁給曾經月入僅萬餘元的窮書生。高佑仁致力古文字研究,尤其聚焦在近年大量出土的戰國楚簡。楚國竹簡是戰國中晚期南方楚國人所書寫的戰國文字,即使是先秦到漢代,也只有極少數專業學者能懂,何況是兩千多年後。他投入研究,已發表40多篇學術論文,今年與碩士班指導教授合著「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讀本」,另近期將出版「清華伍書類文獻研究」。並與古文字讀書會撰寫「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讀本,明後年出版。(撰文/鄭惠仁 攝影/盧威聿)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9-03-05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