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 7位教授喜獲榮譽與肯定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7位教授喜獲榮譽與肯定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7位教授喜獲榮譽與肯定
鄭崇華(右3)邀請黃校長夫人邱奇妙(右2)與家屬,觀看水起台灣特映
鄭崇華(右3)邀請黃校長夫人邱奇妙(右2)與家屬,觀看水起台灣特映
今年頒獎典禮特地放映由台達製作,全球第一部8K高畫質環境紀錄片「水起.台灣」
今年頒獎典禮特地放映由台達製作,全球第一部8K高畫質環境紀錄片「水起.台灣」
成功大學「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頒獎典禮,11月1日在綠色魔法學校崇華廳舉行,7位對科技、人文進步、創新、研究發明表現優異的學者獲獎。教育研究所教授于富雲、資訊系教授謝孫源獲李國鼎榮譽學者。機械系副教授陳嘉元、化工系教授陳美瑾獲李國鼎研究獎。教育研究所教授楊雅婷、資訊系教授陳培殷、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教授黃溫雅獲李國鼎金質獎。得獎者興奮、欣喜之情洋溢,「感謝多年的努力獲得肯定,未來的研究之路會走得更加堅定。」

李國鼎科技與人文科技講座,為成大校友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先生捐設,至今已邁入第18年。台達重視環境、生態、氣候變遷等議題,今年頒獎典禮特地放映由台達製作,全球第一部8K高畫質環境紀錄片「水起.台灣」,呼籲重視氣候變遷對水資源的影響。綠色魔法學校是全球最節能的綠建築,在此播放與觀看環境紀錄片,格外有意義。鄭崇華先生感佩水利專家、成大前校長黃煌煇對台灣水資源等問題改善的貢獻,特地邀請黃夫人邱奇妙女士及其家屬前來觀看影片,以示敬意與緬懷。

成大副校長蘇芳慶、台達電子創辦人鄭崇華先生共同主持頒獎典禮。蘇芳慶感謝台達電子在成大舉辦「水起.台灣」特映會,分享人文與科技結合的視覺饗宴,以及喚起世人對環境議題的省思。成大重視大學社會責任,積極將知識傳遞給社會大眾、帶動地區繁榮,將研究成果與社會分享,奠定成大之所以成為一流大學,未來會繼續秉持此核心價值,永續發展。

鄭崇華恭喜每位得獎者,肯定得獎者在科技、人文進步、發明、創新等的重大成就。他表示,「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18年來,共17位院士獲得「李國鼎講座教授」。32位教授獲得「李國鼎榮譽學者」。68人獲李國鼎研究獎、李國鼎金質獎,每位得獎者都是一時之選,但也因獎項有限,難免有遺珠之憾。台達電子與成大長期合作,感謝母校大力支持推動台達不斷前進,更上層樓。

獲李國鼎榮譽學者獎的資訊系教授謝孫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表示,已經申請李國鼎獎很多次,可說是屢敗屢戰,但這也促使他更努力做研究,也更為虛心,終於在今年獲得肯定。獲李國鼎研究獎的機械系副教授陳嘉元說,他的研究目前離商業化階段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得獎鼓勵,讓他更有信心,向前邁進。

108年李國鼎科技與人文獎座得主分別為:
李國鼎榮譽學者:
教研所于富雲教授,從人文教育出發,科技為助力,自2003年起主導建置國際間第一個以「網路學生出題」為核心的創新學習系統,2008年起連續多年獲國科會推選為「台灣數位學習具特色研究」,並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之海外推展暨國際合作計畫」辦公室製作中英文文宣專輯,亦由「科技部科教發展與國際合作司」建置系上平台專題,介紹年度優良研究成果之應用。

資訊系謝孫源教授,研究領域主要是演算法設計與分析及其應用,在理論推演、系統相關設計與實作上成果豐碩。依據ISI Web of Science資料庫統計,謝孫源在平行與分散式計算領域頂尖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Distributed Systems共發表12篇論文,居台灣第一。實務上與南科台積電六廠、十四廠、工研院、資策會密切合作,協助台積電在格網架構下發展晶圓製程的排程系統,已在台積電十四廠進入上線測試階段。

李國鼎研究獎:
機械系副教授陳嘉元,機械跨入生醫領域,應用機械領域的流體力學鑽研血液流變行為。結合共軛焦顯微術與微粒子影像測速儀,針對野生種及突變種(血管病變)的斑馬魚(製藥業通用動物的模型)進行其主動脈弓血液流場對於管壁負載的變化,以釐清新生血管相關遺傳基因所造成的血液病變,是如何對於血液流場造成影響。研究成果刊載於知名期刊Biorheology。

化工系教授陳美瑾,專長研究高分子微針貼片,目的在達到無痛下藥的創新技術。她開發的「免貼片可鑲嵌式微針」,經由特殊設計,讓含藥的微針可以完全被刺入皮膚並鑲於其中,長效緩釋藥物,貼片則可於數分鐘內快速溶解,避免皮膚過敏、紅腫及不便利性,還能確保藥物完全進到皮膚,沒有藥物浪費之虞,降低用藥成本,深具臨床應用價值,至今已取得7項微針相關專利(3項美國及4項中華民國專利)。

李國鼎金質獎:
教育所教授楊雅婷, 2016年起代表教研所與電資學院執行科技部「智慧聯網融入跨領域工程人才培育計畫」,一起帶領電資學院、規劃與設計學院、醫學院和文學院等教授成立社群,共同設計高等教育跨領域課程,讓新興科技與人文素養更加緊密結合。2017~2020執行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之大型跨領域整合計畫,擔任總計畫主持人,和台師大、清大、台中教大、台南大學教授群,與中小學教師共同發展學用合一的主題跨域課程與研究。

資訊系教授陳培殷,兼顧學術研究、教學與服務。學術研究專長在VLSI數位電路最佳化設計與影像處理,已發表約60篇的SCI期刊論文,其中40篇的IEEE期刊論文。教學方面,每年開授大學部必修課程,近3年資工系學生問卷票選,教學滿意度全系前3名,獲5次成大教學優良教師榮譽。校外服務方面,近3年擔任科技部計畫審查員,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評鑑的評審委員,政府科發基金補助計畫審查委員、中央政府科技發展計畫審查委員。

醫技系教授黃溫雅,研究專長在肝炎病毒、分子癌症學、分子診斷、DNA修復。在2015年以「B型肝炎得肝癌前之基因突變進入臨床試驗之研究」獲得第12屆國家新創獎。2015年研究成果「篩檢B型肝炎病毒Pre-S2區域缺失之基因晶片與蛋白質以及其臨床應用」技術技轉上櫃公司普生生技。黃溫雅及其團隊,證實Pre-S突變蛋白是一種病毒致癌蛋白。此一發現為B型肝炎病毒與肝癌形成的相關性,提出了一個全新且重要致癌機制的解釋。(撰文/孟慶慈 攝影/陳奕維)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9-11-01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