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iGEM 團隊奪2019全球第一大獎 創下台灣參賽歷史最佳成績
成功大學跨域組成的iGEM 團隊赴美國波士頓參加2019年「iGEM合成生物學競賽」,以慢性腎臟病(CKD)為題,命名為「Oh My Gut」,在346個國際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大學生組全球冠軍,是台灣參賽10多年來最傑出的表現。成大校長蘇慧貞欣喜指出,「在近萬人、全球轉播現場,證明我們有能力是唯一、是貨真價實的第一。」學生團隊在歡慶之餘也感謝學校扮演「學生研究最大的支持者」。
除了總表現奪冠,成大團隊同時獲得10個獎項提名並贏取其中5項大獎,包括最佳治療單項(Best Therapeutics Project)、最佳報告呈現(Best Presentation)、最佳硬體設備(Best Hardware)、最佳模型(Best Model)及最佳測量(Best Measurement)。
團隊指導教授之一,成大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一修表示,學生團隊過去參賽多選擇「環境」類主題,今年挑戰「治療」類,除了要設計製作儀器模型外,還要考慮患者使用安全、便利性,思考層面要更細緻,難度較往年高許多。大型國際競賽英語簡報能力是重要關鍵,iGEM 團隊特別加強這個部份,非英語母語團隊一舉拿下最佳簡報獎,實在是不容易。整體來說,今年的好成績是歷屆經驗傳承,這次iGEM團隊準備比賽,前2屆隊團都來協助,連上台簡報遞麥克風的小細節都沒忘記傳授。
iGEM團隊隊長生技系三年級楊謦潞說,參賽佔去許多課餘時間,7、8月暑假也全付心力都在準備比賽,多少會羨慕其他人輕鬆玩樂,不過想想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參加大型國際比賽,就覺得要好好的準備。參賽準備雖然又累又辛苦,但收穫很豐富,例如學習到如何妥善安排時間,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實驗的相關技巧等,相信都會化成日後人生職涯發展的養份。
iGEM為世界級合成生物學基因工程競賽,將合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結合電機、資訊、醫學、工程、物理等等領域之專業知識,應用於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議題及困境。今年的競賽主題共分為11類,參賽隊伍橫跨47隊高中組隊伍、近200隊大學生隊伍以及近100隊研究生隊伍。成大iGEM團隊於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8日赴美國波士頓參加第15屆國際遺傳工程競賽,並以「Oh My Gut」為題,希望提供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患者體內的尿毒素累積問題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成大iGEM團隊前3年參賽連年獲頒大獎,引領了跨領域自主學習的高教主軸。學生們以iGEM NCKU Tainan成大合成生物學研究社自行招募跨院系成員,今年14位團員橫跨領域從醫學院、工學院到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等,指導教授有化工系教授吳意珣、微免所副教授黃一修、分子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橋本昌征、生技系教授王涵青等4位,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決定研究主題,挑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跳脫以往環境層面的議題,期望在醫學領域上有更多的突破,結果再創參賽佳績,也體現了透過自主學習翻轉教育模式的成功範例。
今年成大iGEM團隊運用密室逃脫(Escape Room)的概念,以新穎的方式呈現研究成果。利用合成生物學所生產的CreSolve來減緩體內尿毒素p-Cresol的累積;也以CreSense的硬體來完成血清及血漿的分離、利用綠螢光蛋白(GFP)所表達的螢光強度、分析了其中的化學殘留,達成血液中p-Cresol濃度的量測。希望能透過這個整體名為CreSolution的概念,幫助提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iGEM團隊表示,歷時了9個月,從寒假的培訓、校內期初選題發表會、選題確認再深入、暑假密集實作、出國前最後的校內成果發表,直到實際在比賽中得到冠軍,團隊成員都付出了他們最大的努力。「感謝各界對於成大iGEM團隊的幫助,尤其是學校以及鑽石生技公司給予團隊的許多資源與支援。相信往後的日子裡,學校仍會是學生研究最大的支持者。」
國際性的iGEM競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2003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來自世界各地熱衷於生物領域的學生團隊一同角逐,藉由實驗設計結合基因工程,來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可說是一場橫跨合成生物學、醫學、能源、資訊工程和社會參與的跨領域競賽。大賽目的在於「促進跨學科領域研究與合作,利用工程手段創造標準化的生物元件(Bio-Brick),並利用它們構建具有各種實用價值的微生物遺傳體,並解決社會問題。」曾多次被Nature等國際權威科學雜誌報導,每年都有超過30個國家參賽。(撰文、攝影/孟慶慈 圖片/iGEM團隊提供)
除了總表現奪冠,成大團隊同時獲得10個獎項提名並贏取其中5項大獎,包括最佳治療單項(Best Therapeutics Project)、最佳報告呈現(Best Presentation)、最佳硬體設備(Best Hardware)、最佳模型(Best Model)及最佳測量(Best Measurement)。
團隊指導教授之一,成大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一修表示,學生團隊過去參賽多選擇「環境」類主題,今年挑戰「治療」類,除了要設計製作儀器模型外,還要考慮患者使用安全、便利性,思考層面要更細緻,難度較往年高許多。大型國際競賽英語簡報能力是重要關鍵,iGEM 團隊特別加強這個部份,非英語母語團隊一舉拿下最佳簡報獎,實在是不容易。整體來說,今年的好成績是歷屆經驗傳承,這次iGEM團隊準備比賽,前2屆隊團都來協助,連上台簡報遞麥克風的小細節都沒忘記傳授。
iGEM團隊隊長生技系三年級楊謦潞說,參賽佔去許多課餘時間,7、8月暑假也全付心力都在準備比賽,多少會羨慕其他人輕鬆玩樂,不過想想人生難得有機會可以參加大型國際比賽,就覺得要好好的準備。參賽準備雖然又累又辛苦,但收穫很豐富,例如學習到如何妥善安排時間,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實驗的相關技巧等,相信都會化成日後人生職涯發展的養份。
iGEM為世界級合成生物學基因工程競賽,將合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結合電機、資訊、醫學、工程、物理等等領域之專業知識,應用於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議題及困境。今年的競賽主題共分為11類,參賽隊伍橫跨47隊高中組隊伍、近200隊大學生隊伍以及近100隊研究生隊伍。成大iGEM團隊於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8日赴美國波士頓參加第15屆國際遺傳工程競賽,並以「Oh My Gut」為題,希望提供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患者體內的尿毒素累積問題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成大iGEM團隊前3年參賽連年獲頒大獎,引領了跨領域自主學習的高教主軸。學生們以iGEM NCKU Tainan成大合成生物學研究社自行招募跨院系成員,今年14位團員橫跨領域從醫學院、工學院到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等,指導教授有化工系教授吳意珣、微免所副教授黃一修、分子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橋本昌征、生技系教授王涵青等4位,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決定研究主題,挑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跳脫以往環境層面的議題,期望在醫學領域上有更多的突破,結果再創參賽佳績,也體現了透過自主學習翻轉教育模式的成功範例。
今年成大iGEM團隊運用密室逃脫(Escape Room)的概念,以新穎的方式呈現研究成果。利用合成生物學所生產的CreSolve來減緩體內尿毒素p-Cresol的累積;也以CreSense的硬體來完成血清及血漿的分離、利用綠螢光蛋白(GFP)所表達的螢光強度、分析了其中的化學殘留,達成血液中p-Cresol濃度的量測。希望能透過這個整體名為CreSolution的概念,幫助提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iGEM團隊表示,歷時了9個月,從寒假的培訓、校內期初選題發表會、選題確認再深入、暑假密集實作、出國前最後的校內成果發表,直到實際在比賽中得到冠軍,團隊成員都付出了他們最大的努力。「感謝各界對於成大iGEM團隊的幫助,尤其是學校以及鑽石生技公司給予團隊的許多資源與支援。相信往後的日子裡,學校仍會是學生研究最大的支持者。」
國際性的iGEM競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2003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來自世界各地熱衷於生物領域的學生團隊一同角逐,藉由實驗設計結合基因工程,來解決現實層面的問題,可說是一場橫跨合成生物學、醫學、能源、資訊工程和社會參與的跨領域競賽。大賽目的在於「促進跨學科領域研究與合作,利用工程手段創造標準化的生物元件(Bio-Brick),並利用它們構建具有各種實用價值的微生物遺傳體,並解決社會問題。」曾多次被Nature等國際權威科學雜誌報導,每年都有超過30個國家參賽。(撰文、攝影/孟慶慈 圖片/iGEM團隊提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