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

「阿中部長」現身成大 防疫甘苦談

2020年全球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台灣防疫表現可圈可點,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與壓力。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7月27日來到成功大學醫學中心,娓娓道出台灣有條不紊的抗疫過程,從超前佈署、精準防疫等。演講中更是再三感謝一線人員付出奉獻,也謝謝人民配合,才有傲視國際的防疫成績。阿中部長魅力十足,現場大爆滿,很多人乾脆席地而座,個個聚精會神聆聽,也更加感佩防疫英雄的負重前行,讓社會大眾的生活日常幾乎不受影響。

 

3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現身成大

 

至7月27號為止,全球COVID-19確診人數已突破1600萬人, 64萬人死亡。相較於全球嚴峻的疫情,台灣確診人數462例,連續106天沒有本土案例。陳時中指出,防疫機制的精進完善以及全國民眾的高度配合,是台灣防疫有成的關鍵因素。此外還有另一大因素是「尊重專業」,許多重要決策一天之內就得以通過、實行,精準掌握住每一黃金時刻。

 

陳時中表示,他非常自豪的一點就是台灣這次防疫,關懷取代法治,台灣居家檢疫成功,不在於嚴刑峻法,這是民主國家的驕傲。政府提供居家檢疫者的檢疫包裡有各種口味的泡麵與零食,每個縣市都在比「澎湃」,民眾也自然不會那麼排斥政策。只要政府持續提供透明化的資訊給民眾,民眾自然會信任政府、配合政策,不一定非要嚴刑峻法才能做好防疫。

4

演講現場爆滿,許多人乾脆席地而坐

 

不少人討論台灣的檢測篩檢是否足夠,陳時中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看的是陽性率(檢驗的人數裡有多少人是陽性),而不是看整體檢驗的量。台灣其實有做某一程度的普篩,我們是醫療專業的普篩。在過去近六個月的時間裡,統計台灣有COVID-19相關症狀者人數約700萬人,經過醫師診斷,從中篩選出8萬多人進行採檢,驗出0.43%的陽性率,這幾乎是全世界最低的。陳時中強調,台灣防疫做得好,這絕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得感謝醫療人員精確去做篩檢,是全體醫療人員辛苦付出的成果。

 

提到國際疫情,陳時中也表示,上半年歐洲疫情突然大爆發,大家都很驚訝,進一步探究發現,歐洲人的觀念是「小病不進醫院」,這成為他們容易輕忽輕微症狀,錯過關鍵的14天潛伏期。雖然平時總是叮嚀台灣民眾小病不用進大醫院,避免浪費社會資源,但透過這次疫情,大家需要思考且了解的一件事情是「看小病的意義是在於診斷不是治療」。台灣有症狀者超過九成都曾經就診,也就大大降低社區感染的風險。

 

成大一名住院醫師在會後提問,台灣是如何權衡與評估向國際開放醫療的風險。陳時中表示,他對台灣的醫療體系很有信心,相信醫院對於院內感染的管理及控制都能處理妥當。另外,國際醫療是由醫生向醫院提出申請,而政府也會根據醫療延續性、必要性及風險性等原則進行審查,評估海外人士是否能來台接受醫療服務。

 

4

現場師生參與熱烈,踴躍提問

 

隨著疫情發展,近期常出現報復性出遊、報復性消費等人潮,陳時中也呼籲大家,雖然台灣已連續106天沒有本土案例,但是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在促進經濟消費的同時,還是應該保持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撰文/張怡婷 攝影/孟慶慈)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0-07-28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