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講座】李遠哲院士蒞臨成大探討「⼈類永續⽣存的新發展模式」
文/劉姿佑、成大研發處 圖/翁進忠
國立成功大學 2024 第三場鳳凰講座,5 月 21 日下午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蒞校演講。諾貝爾大師校園開講,吸引全校各大學院師生近 180 人報名參加,不僅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二演講室現場座無虛席,隔壁連線加開的第三演講室也是人潮滿滿。本次演講探討「⼈類永續⽣存的新發展模式」,全球性社會發展重要議題,引發跨世代師生不少共鳴,現場提問十分踴躍,交流內容涵蓋核電存廢、減少溫室氣體新技術展望與如何形塑、扭轉新世代價值觀等。
國立成功大學 2024 第三場鳳凰講座,5 月 21 日下午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蒞校演講。本次演講探討「⼈類永續⽣存的新發展模式」,全球性社會發展重要議題,引發跨世代師生不少共鳴
成大校長沈孟儒於演講開始前致歡迎詞,並全程參與及主持現場問與答環節。沈孟儒校長分享兩段與有關李遠哲院士相關的回憶,其一是 1986 年在大學宿舍聽到廣播報導李遠哲院士獲頒諾貝爾化學獎,他表示,這是臺灣首次獲獎,當日聽見廣播的興奮之情迄今印象深刻。其二則是 2001 年曾在英國聆聽李遠哲院士演講。沈孟儒校長提到,23 年前大家對全球暖化尚感陌生,李院士在演講中以「dilemma」一詞描述人類濫用能源,導致全球暖化陷入進退兩難的生存困境,帶來很大的震撼。今日聽講除了有近距離見到偶像的開心之喜,也期待與校內師生共同關注此一重要議題。
21 日演講,李遠哲院士首先以一段成大校園往事記憶幽默開場,隨後話鋒一轉,嚴肅指出,「全球暖化已經來臨,距離 2030 年,人類剩下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他提到,2050 淨零碳排目標希望地表溫度上升不能超過 1.5度 C,但實際上當前的做法有可能會上升 3 度 C;而地表溫度若上升 3 度 C,人類將不可能在這樣的極端環境活下去。因此,2030 碳排一定要減半,希望與大家共同勉勵,一起翻轉當前 2050 淨零碳排錯誤方向,帶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成大校長沈孟儒於演講開始前分享兩段有關李遠哲院士的回憶,也期待與校內師生共同關注全球暖化重要議題
李遠哲院士進一步提到,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成為人類社會重要能源,溫室氣體造成地球表面溫度一直增加,極端氣候帶來森林大火、土石流、洪水等災害時有所聞,「全球暖化已經來臨,人類應立即『覺醒』,承認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已遠遠超過地球負荷。」李遠哲院士表示,如果不是往深度減碳的方向邁進,以達到本世紀下半葉零排放目的,阻止經濟進步最大因素是全球暖化;當前能源轉型兩大方向應是電業大革命及碳稅。他總結道,「從政治觀點而言,全球暖化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有全球性的組織來共同處理。以社會發展觀點而言,人類社會已過度開發,必須尋找不一樣的發展模式。從科技的觀點來看,則必須學會儲存與轉化太陽給我們的能量,以便超國界共享。」
目前地球有 70 億人口,已是超載負荷的地球。李遠哲院士強調,「我們要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人類自己」。過去認為「人定勝天」,但現如今應抱持著「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份」的觀念,所有人類攜手並進,重新崇尚節儉美德,不盲目地促進消費及不盲目地從事破壞性的大建設,打造更合理的社會組織,並經由科學與教育的提升,回歸大自然懷抱。
李遠哲院士指出,地表溫度持續上升,人類生存環境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因此,2030 碳排一定要減半,希望與大家共同勉勵,一起翻轉當前 2050 淨零碳排錯誤方向,藉由深度減碳帶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李遠哲院⼠ 1986 年獲諾貝爾化學獎,是第一位出生及成長於臺灣的諾貝爾獎得主。1994 年回國擔任中央研究院院⻑,2006 年卸任後,受聘為中央研究院原⼦與分⼦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2008 年當選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會⻑。
1994 年國立成功大學授予李遠哲院士名譽博士學位,其後也曾多次蒞臨成大與青年學子對話。本次演講是李遠哲院士時隔多年再度回到成大校園。他回憶道,上次到成大校園是很久以前。當時與馬哲儒校長在校園行走,途中遇到學生索取簽名,馬校長來者不拒,耐心地一一完成簽名。不料當時因資訊相對不發達,學生竟將兩人搞混,拿了馬校長簽名開心離去,不久才回頭急喊:「簽錯了」需重新簽名。生動有趣的往事分享,讓現場聽眾不禁哄堂大笑,也成功收攏注意力,讓聽眾全程專心聽講。演講結束後亦有不少師生把握機會,紛紛上前與李遠哲院士合影留念。
為增廣成大師生宏觀視野並提升學術水準,成大今(2024)年起設置「成大鳳凰講座」。5 月 21 日邀請諾貝爾大師校園開講,吸引全校各大學院師生報名參加;演講結束後亦有不少聽眾紛紛上前與李遠哲院士合影留念
為增廣成大師生宏觀視野並提升學術水準,成大今(2024)年起設置「成大鳳凰講座」,由校長或各學院邀請國際知名學者、領域內卓著聲望人士、企業代表等蒞校分享知識和經驗,目的提升成大在高等教育機構中的教學地位,同時也開拓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為成大教學和研究注入新活力,進一步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