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孟儒校長率成大團隊赴美進行海外延攬人才 出席世界校友嘉年華暨北美雙年會持續強化校友連結
文、圖/成大新聞中心
將國立成功大學打造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學術品牌,是全體師生及校友共同的使命與願景,要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延攬國際頂尖人才尤其是關鍵基礎,也是成大擴展師資提升研發實力的重要工作。沈孟儒校長率成大團隊遠赴美國,進行成大延攬人才面談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 Talent Meeting,並出席第十五屆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暨北美雙年會,向來自全球各地的校友們進行校務簡報及影片介紹,持續強化與校友們的連結。

沈孟儒校長團隊與國立成功大學全球校友總會陳其宏理事長(電機系 74 級、左 4)、北美成大校友基金會許伯彰會長(工科系 73 級、右 3)、北美成大校友聯合會陳怡奾理事長(護理系 96 級、右 4)合影
校長親自面談積極進行海外延攬人才
沈孟儒校長對於擴展延攬人才十分重視,自 2024 年開始即親自赴海外進行延攬人才面談,2025 年 10 月 23 日此行為第三度赴美國攬才,沈校長率領校內行政團隊,親赴海外透過面談方式與全球專業優秀人才深度交流,展現成大積極延攬傑出師資的決心與誠意。未來成大將持續進行海外延攬人才,並計劃擴增到其他國家地區。
面談過程中,沈校長深入了解學者研究方向與未來合作或到校服務意願,期盼吸引更多具國際視野與卓越研究能量的人才加入,共同打造創新卓越、永續發展的學術殿堂。

成大延攬人才重點領域,涵蓋人文價值、健康福祉、淨零碳排、智能環控、韌性防災等五大發展方向
成大延攬人才五大發展方向扣合最新 AI 相關技術
成大延攬人才重點領域,涵蓋人文價值、健康福祉、淨零碳排、智能環控、韌性防災等五大發展方向,並扣合最新 AI 相關技術,探討國家安全等重大議題,不僅跨域,也富含前瞻精神,同時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大學社會責任(USR)精神,致力以科研創新與教育實踐回應全球重大挑戰,推動社會永續與人類福祉。
成大近年積極推動跨領域研究及前瞻科研專案,除鼓勵教研人員從事跨領域研究外,更支持研究走出校園,落實「企業出題,學界解題」理念,未來成大將持續吸引各領域傑出人才返國發展,並以穩定優渥的待遇及完善充足的研究資源,為台灣學術環境深耕基礎、注入新生能量。誠摯邀請志於教學與研究的優秀學者加入成大行列,攜手共創更具深度與影響力的學術未來。

成大團隊到美國華府出席第十五屆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暨北美雙年會,重點之一是向在場校友們進行「成大久久,邁向百年」校務報告及影片介紹
沈孟儒校長率團隊進行「成大久久,邁向百年」校務報告
2025 年 10 月 25 日成大團隊到美國華府出席第十五屆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暨北美雙年會,重點之一是向在場校友們進行「成大久久,邁向百年」校務報告及影片介紹,持續強化成大與校友間的鏈結。成功大學沈孟儒校長及團隊包括張始偉副校長、吳秉聲助理副校長、羅偉誠主任秘書、余睿羚永續長、吳建宏總務長報告「校務發展現況與未來策略」,展示成大在教學、研發、國際、校友連結、校園建設與永續發展等面向的具體策略及成果,明確傳達學校未來發展的願景與重點方向。透過這次深度交流,讓校友們得以更清楚掌握母校的整體發展藍圖,並強化與學校的連結與認同感,也為未來可能的資源支持與合作開啟更多契機。

成大在台南市民中的好感度維持 88% 至 90%,顯示成大的長期貢獻贏得地方民眾肯定
一、成大百年藍圖:持續前進的動力與方向
沈孟儒校長開場即表示,成大自創校以來,始終秉持兩大願景:一是「成大的進步必須回饋國家」,二是對學生的期許─頭腦冷靜、心胸開闊、手腳敏捷。校長表示,這兩項願景自創校以來就成為學校發展的核心方向;尤其創校若槻道隆校長任期近 10 年,是成大歷史上任期最久的校長,他奠定了學校的教育理念與發展藍圖。從早期因應工業化而設立電機、工程、理學等學門,到後來在國防、城市發展、防疫等各領域的貢獻,成大一直緊密連結國家需求。如今,成大已發展成擁有 9 個學院、完整醫療體系,以及半導體學院與敏求智慧運算學院等新學院的綜合型大學。
沈校長強調,成大不只是學術殿堂,更是社會責任的實踐者,核心精神為「社會貢獻」。成大位於台南,作為台灣文化核心城市的重要力量,台南由文化古都轉為科技新都,沙崙未來將是發展重地,成大在沙崙有將近 60 公頃的土地,將推動本地建設與科技發展,未來將發展為雙區模式—成大校本部校區與沙崙園區共同發展,打造百年願景核心基地。
另外,成大在台南市民中的好感度維持 88% 至 90%,顯示成大的長期貢獻不僅贏得地方民眾肯定,也在國內外各項獨立評比中獲得好成績,證明學校前進的方向是正確的。
沈孟儒校長所提成大的四大發展面向為教育、研究、產學合作與國際化,並強調「人」是大學的核心。成大注重學生硬實力與軟實力並重,培養團隊合作、同理心與韌性,並推動美感教育與 AI 素養,以應對 AI 時代的挑戰。成大在 AI 教育上建立了完整的策略,藉由每 3 個月檢視一次「AI 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持續調整教學內容。同時,成大也非常重視大學社會責任(USR),在社會責任與科研方面,成大積極落實 USR 計畫,從偏鄉兒童營養、森林與海洋監測,到智慧製造與食安研究等跨領域科研,均有卓越成果。校長指出,成大擁有全球第 16 多的低軌衛星─共 6 顆衛星,每天監測台灣水文、氣候、交通與地表變化,為國家防災與科研提供重要資料。
上任近 3 年來,在沈孟儒校長帶領下,讓校園不僅是師生的學習空間,也成為城市共享的公共場域。在永續發展方面,各單位緊密合作,從校園綠化、社會責任行動到資源募集與校友連結,皆展現了成大落實社會貢獻的決心。科研與國際交流持續強化學校的國際影響力,AI 教育與跨域研究培養學生兼具專業能力與軟實力。校長強調,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將成大打造成師生、校友與城市共同的家園,持續引領下一個世代成大的百年藍圖。

張始偉副校長就研發、國際布局進行報告,提出用創新與鏈結加速世界級能量
二、研發與國際布局:用創新與鏈結加速世界級能量
張始偉副校長就研發、國際面向進行校務成果報告及未來展望,研究是大學發展的引擎。要邁向世界一流大學,關鍵在於前瞻與創新,在沈孟儒校長的治校理念下,成大研究發展以「跨域創新、鏈結國際、善盡社會責任,邁向世界頂尖大學」為方向,近年更在校友與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推動多項研究創新工作,積極提升研發量能。從 112 年的永續跨領域整合型計畫、智慧健康照護跨領域計畫、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整合型研究計畫等三大跨領域計畫,開啟永續與整合研究的新廣度;到 113 年推動國際躍升計畫,鏈結全球頂尖研究機構,攜手國際夥伴,共研全球關鍵議題,同時啟動永續人文與科技校園場域驗證計畫,揭開落地研究序幕;114 年以落地應用為主軸,推動永續躍升計畫、AI 攻頂、人文創新及社會落實等多項專案,讓研究走出校園,實踐「企業出題、學界解題」。回顧 3 年努力成果,國際合作比例達 37%,相較 111 年 36.5%,已成長 3.3%;學術影響力指數(FWCI)為近 4 年最高;產學合作金額 59 億元,創近年高峰;QS 全球排名躍升至 203 名,創下校史最佳,並獲遠見台灣最佳大學國際化程度面向第一,USR 大學社會責任獎四連霸,穩居臺灣第一。如何協助國家解決人才流失、產業轉型與技術挑戰是成功大學責無旁貸的責任,未來我們將布局 1. 擘劃前瞻創新的科研專案,累積應用力、2. 延攬全球頂尖人才,提升國際力、3. 加強跨機構共研合作,強化研究力。
在國際化方面,成大以「引領跨域合作、成為學術樞紐」為願景,擘畫 2026–2030 年發展藍圖。計畫中提出四大策略:培育國際移動力、優化外籍師生支持系統、深化國際合作、創新境外生源。這不僅是一份行政規劃,更是一場教育理念的翻轉。「我們要讓每一位成大的學生,都能帶著成大的榕樹精神走向世界,然後再帶著世界的眼光回到成大。」從「國際啟航 INCEPTUS」計畫、普渡雙聯學程,到與 AMD 合作的 AI 微學程,成大用行動打造真正的國際學習生態圈。未來 5 年內,境外博士生比例預計達全校博士生的 50%,師生的國際移動力將成為推動校務升級的重要引擎。

成大羅偉誠主任秘書兼任校友中心主任介紹成大校務概況
三、全球校友網絡:記憶、傳承與共同的根
成大羅偉誠主任秘書兼任校友中心主任,除了本身是成大畢業生,羅主秘提到父親也是成大校友,當年在父親鼓勵下南下求學,自此與成大結下深厚情誼。回到母校任教 20 年以來,他見證成大不斷成長,從創校初期僅 3 個系、72 名學生,發展至今日擁有約 2 萬 3 千名學生、9 個學院、以及近幾年的敏求智慧運算學院、半導體學院、117 個教學單位的綜合型研究大學。羅主秘特別指出,目前全球已有 50 個成大校友會,近兩年校方拜訪遍布亞洲、美洲各地校友會分會,深刻感受到校友情誼的力量與對母校永續發展的支持。
羅偉誠進一步介紹成大校務概況。學校並於今年 8 月成立「永續發展處」,正式將永續納入核心治理架構,展現前瞻布局。此外,也帶校友回顧成大的那些年,包含格致堂(當年學長姐聞風色變的黑色星期五考試所在地)、舊電影院(當年學生週末聚集看電影的地方,如今已改建為計算機中心大樓)、第三餐廳(過去學生最愛的用餐地點之一,現在改建為宿舍)、蔥餅攤(學長姐的深夜回憶,現為太子學舍)、舊行政大樓(現為成大博物館,正在整修中,未來將以全新面貌呈現成大歷史)、舊圖書館區(為現在的「未來館」),成功操場(現為圖書館,地上 5 層、地下 3 層,總面積達 1 萬坪,象徵成大知識的核心)等。羅主秘表示,成大即將邁向百年里程,期待在全球校友的共同努力下,讓「成大精神」持續發光,照亮台南、台灣與世界。

總務長吳建宏分享,學校推動「綠色安全校園」成果
四、綠色安全永續與美學校園
同樣身為成大校友的總務長吳建宏分享,近兩年在校友贊助下,學校推動綠色安全校園已見成果,包含榕園百年老樹的專業修剪保育,邀請全台具專業資格的攀樹師團隊親自作業,確保樹木安全與永續生長。
另外,由於成大校區位於台南市中心,多條道路貫穿校地,因此如何在開放中與城市共生,是校園規劃的重要思考。校方透過綠美化計畫,選植台灣欒樹、阿勃勒、櫻花等不同季節開花的樹木,讓師生、校友與民眾在一年四季都能在校園中欣賞不同花景;校園核心區域則以原生植物為主,保留土地記憶與生態脈絡。
此外,學校重新規劃在成功校區連結光復校區中軸帶以及圖書館南側草坪在不同季節種植不同的花卉,近日圖書館前草坪栽植的百日草象徵「步步高昇」,寄寓母校昌隆與校友事業順利。

吳秉聲助理副校長報告校園規劃部份,強調成大邁向百年「承載價值,驅動創新」的核心理念
五、成大校區、沙崙園區規劃:以跨域與城市共生為基地的百年佈局
吳秉聲助理副校長本身也是建築系 84 級的校友,報告校園規劃部份,強調成大邁向百年「承載價值,驅動創新」的核心理念。承載價值,指的不僅是保存校園內的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更是對學術傳統、師生精神以及地方連結的延續;驅動創新,則是在既有基礎上,持續透過研究、教學與社會實踐回應時代挑戰。
吳秉聲助理副校長指出,成大願景是打造引領城市轉型、推動國家發展的知識基地,不僅止於校園本身,而是立基於文化與科技交織的臺南,向城市與國家延伸影響力。在文化層面,將強化古蹟保存與再利用,使其轉化為公共學習與文化交流的平臺;在產業層面,則透過創新研究與跨域合作,支撐國家的科技升級與產業轉型;在社會層面,更以教育推動人文精神,促進公民參與。
成大校園規劃的四大目標:承載文化、創新科技、推動永續、引領健康。
1. 校本部:聚焦於跨領域人文、社會科學與智慧科技的融合。在保存並活化校園文化資產的同時,強化與臺南城市的交流與共享,形塑文化能量與智慧科技的匯聚平臺。校本部不僅是人才培育的核心,更是城市共生與社會創新的知識樞紐。
2. 安南校區:定位為永續生態與能源轉型的實驗場域,直接回應臺灣面對的氣候變遷與淨零排放挑戰。此校區將結合生物科技、再生能源與海洋研究,建立碳中和技術示範基地,並設置鯨豚及海洋生態研究中心,成為全國推動環境保育與能源轉型的示範場域。
3. 歸仁校區:專責先進工程與高科技實驗,鏈結國家重點產業與新興技術。透過產學合作與跨國研發聯盟,歸仁校區將成為臺灣下一代科技創新的核心動力,同時承擔歷史典藏與產業文化的傳承,使創新建立在知識積累之上。
4. 沙崙園區:以智慧醫療與數位治理為發展主軸,結合醫學、資通訊與人工智慧,推動智慧健康照護聚落,並建立可擴散至城市與社會的數位治理模式。此園區回應臺灣高齡化、少子化與公共治理數位化的需求,成為南臺灣醫療創新與數位服務的前瞻聚落。

余睿羚永續長提到成大自 2024 年啟動「Newsletter」計畫,每季發行電子刊物,精選校園亮點與研究成果,透過數位平台將成大的最新訊息傳遞至世界各地
六、成大永續發展:跨單位協作、鏈結資源、數位與人本永續
回顧過去 5 年,成大在國內外的永續聲譽持續提升,特別在《遠見》企業評比中幾乎年年名列第一。成大 2025 年成立正式編制內的永續策略發展處,展現成大實踐永續的決心!余睿羚永續長提到,永續處與各單位協作,形成完整合作體系,涵蓋學校各面向的永續發展。成大自 2024 年啟動「Newsletter」計畫,每季發行電子刊物,精選校園亮點與研究成果,透過數位平台將成大的最新訊息傳遞至世界各地。最新一期的 Newsletter 報導了國際諮議委員會交流與大學社會責任行動,內容涵蓋協助台南災區復原及教育資源提供,充分展現成大對社會需求的即時回應與關懷。Newsletter 亦致力於強化校友連結,開放校友更新個人資料以確保資訊傳遞,並透過社群平台與學生互動,營造溫度與交流兼具的校園網絡,推動「人才永續」的願景。
此外,成大持續透過募款與資源整合,支持校園建設、優秀人才延攬、教學創新與研究發展。行政團隊每年設定上億元的募款目標,去年不僅順利超標,今年更進一步提升目標,展現凝聚校友與校園資源的永續動能。校園活動亦成為情感連結的重要橋樑,去年首次設置的大型聖誕樹吸引眾多師生與校友參與,校長親自點燈的時刻成為校園佳話。今年亦請大家拭目以待,行政團隊將推出嶄新的聖誕活動,展現成大與台南城市生活的緊密交織與共榮氛圍,讓校園與城市共同閃耀。
最後,沈孟儒校長表示,上任近 3 年,學校在各項領域持續推動跨域合作與校園建設,讓校園不僅是師生的學習空間,也成為城市共享的公共場域。在永續發展方面,各單位緊密合作,從校園綠化、社會責任行動到資源募集與校友連結,皆展現了成大落實社會貢獻的決心。科研與國際交流持續強化學校的國際影響力,AI 教育與跨域研究培養學生兼具專業能力與軟實力。校長強調,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將成大打造成師生、校友與城市共同的家園─一個讓人驕傲、值得嚮往的大學,持續引領下一個世代成大的百年藍圖。

陳其宏董事長主講「數據/AI 對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商機」

耿揚名董事長主講「國際遊輪產業永續發展趨勢」

黃國清總裁主講「從零到一:在美國創業與企業經營的成功法則」
接著,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中也頒發【北美成大傑出校友獎】、【北美成大默默耕耘獎】、【吳漢南博士紀念獎學金】、【倪超前校長紀念獎學金】等。並由 3 位校友講座分享產業趨勢與創新商機,包含陳其宏學長(電機 74 級),目前亦擔任成大全球校友總會理事長的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宏主講「數據/AI對生技醫療產業創新的商機」;耿揚名學長(交管系 66 級、土木碩 68 級),目前擔任紐約校友會董事長的奇航旅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耿揚名主講「國際遊輪產業永續發展趨勢」;黃國清學長(企管系 71 級),Pyramid Systems,Inc. Principal, Co-Founder & Chairman of the Board,主講「從零到一:在美國創業與企業經營的成功法則」。

第十五屆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暨北美雙年會由華府成大校友會主辦,於 10 月 24 日至 26 日在美國華府舉行
第十五屆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暨北美雙年會
「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會」是國立成功大學校友除了各地校友會年會之外,校友聯繫感情與經驗交流最重要的定期聚會。兩年一度的成大校友嘉年華,旨在加強全球成大人之聯繫,並在文化、教育、經濟等領域作廣泛之交流。第十五屆成大世界校友嘉年華暨北美雙年會由華府成大校友會主辦,於 10 月 24 日至 26 日在美國華府舉行,規劃了迎賓宴、頒獎、主題演講、Workshop、嘉年華會晚宴,還有豪華郵輪旅遊或華府一日遊,讓校友們攜家帶眷在放鬆身心的同時,與久未見面的老同學們重聚,重溫當年的美好時光。
今天的成大,不只是懷舊的記憶,更是一個邁向未來的願景。從 AI、量子科技、大數據,到綠色永續、智慧教育,成大正在打造下一個百年的榮光。相信就會看見,看見才能實現─這是母校最深的信念,也將是我們共同的使命。更是在彼此的故事裡,重溫那份屬於成大的青春。不論我們如今身在華府、台南,或世界各地─那段歲月,仍在心底閃亮,而未來,與校友們一同前行。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5-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