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人道關懷無國際 成大教授蘇益仁獲頒胡志明獎及胡志明市榮譽市民

ImgDesc
【台南訊】家喻戶曉抗SARS英雄、曾任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現為成功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科教授兼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及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研究組特聘研究員蘇益仁教授,由於長期投入越南第一兒童醫院成立病毒診斷及培養實驗室之籌劃工程,花相當多的心力關注醫療人員訓練、技術轉移、儀器購買、空間規劃以及實際運作並成功培養出三株病毒(Adenovirus及EV71)等重大貢獻,獲得越南政府頒授胡志明獎及胡志明市榮譽市民等殊榮。成功大學資深執行副校長馮達旋除推崇蘇益仁教授和醫學院及附屬醫院在協助越南提升醫療技術和水平貢獻卓著,也讚許蘇益仁教授獲得「人道關懷獎章」是所有的榮譽中最珍貴、最榮耀的,深以為榮。

專研血液病理學、癌症生物學、腫瘤病毒學等等領域的蘇益仁教授,係以成大醫療團隊及國家衛生研究院身份與越南胡志明市第一兒童醫院合作「病毒實驗室」,在越南透過法國巴斯德醫學中心、英國牛津大學及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等全球重要的感染症研究單位的協助,培訓越南開心手術醫護人員、腸病毒分子診斷技術、病毒培養檢驗技術與流程、及遺傳學專業人員訓練等等,貢獻卓著,因而贏得胡志明獎及胡志明市榮譽市民等殊榮。

2003年台灣適逢SARS肆虐,當時擔任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教授,大力呼籲全國醫療院所應以能自行管控處理的「全職護理制度」,讓疫情獲得有效控制,成為眾所周知的抗SARS英雄。此外,他亦倡導調整健保費、讓醫師能以更充裕的時間看診、提升整體醫療照護的品質等等構想,獲得一直好評。接下來的禽流感及最近的H1N1豬流感,蘇益仁教授常常透過媒體剖析防疫事務,並提供醫療專業的意見給政府參考,對於H1N1豬流感防疫工作起了正面作用。

蘇益仁教授,於1996年開始進行B型肝炎和肝癌的研究,目前已有了創新的突破。他希望再以3至5年的時間能完成對B肝和肝癌的探索,之後可望將生命繫於藝術與宗教,過靈修的生活。

蘇益仁教授出生於台南縣學甲鎮的紅蝦港,也就是介於鹽田與農田之間的河川地,所謂的「鹽分地帶」,在八個孩子中排行第七,畢業於學甲鎮頂洲國小、新營市南新初中、台南一中、台大醫學系、台大醫學院病理學碩士及博士。考取教育部公費留美基礎醫學科(1981年),曾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血液病理研究員(1982-1983)、美國哈佛大學 Beth Israel Hospital 客座助教授 (1987-1988)、英國伯明罕大學癌症研究部研究員 (1992-1993年5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卡洛琳斯卡學院(MTC)訪問學者(1998年8-9月)、台大醫學院病理學科教授 ( 2000-2002 ) 兼主任等職務。

回顧求學的歷程,蘇益仁教授說自己出生的紅蝦港是個只有30戶人家的鄉下小村,能在這貧困的成長環境有超乎尋常的學業表現,蘇益仁教授歸功於老師的教誨,他認為「老師很重要」。他說,我一直都遇到很好的老師,假如沒有遇到好的老師,可能我就放牛去了。」當時王國治校長常當著他父母親面前期許他將來能當醫生或讀到博士學位,給予很大的激勵作用。

他初中轉到新營念南新初中,高中就讀台南一中,成績總是名列前茅,但蘇益仁教授稱在台南一中是「在跌跌撞撞中上來的。」高一時他讀歷史,屬於文組,「我很喜歡歷史,尤其是美術史,收藏了幾百幅油畫、國畫,都是台灣早期的美術。」後來一位擔任教職的表姊夫因為他的物理好,把他改到理組,之後又改到醫科。蘇益仁教授感謝生命中一路扶持的每一位貴人,「如果沒有遇到他們,我老早就走不同的路。」

蘇益仁教授在1992年曾為【科學月刊】撰寫了一篇【我的醫學研究生涯】,文章敘述自1976年台大醫學院醫科畢業到當時16年間的求學、研究、服務和教學歷程及心得,一字一句感人肺腹,他在童年及青少年時期有一段清楚描述:『我出身於台南學甲的烏腳病流行地區,是個貧窮的鄉下孩子,父母沒念過書,上小學以後,老愛胡思亂想,因為沒有任何束縛,做事都能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發揮,相對於目前城市小孩填鴨式的教學法而言,出生在農家,反而讓我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一點算是蠻幸運的。家庭經濟不好,也使我自高中時代藉圖書館工讀之便,讀了羅素、胡適、居里夫人、愛因斯坦、齊克果的書,受到自由主義的影響甚巨,也帶給我一些開放思考的天空,養成了我比較喜歡帶些理想色彩思考的習慣,而後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它,構成我很重要的生活模式。』

此外,蘇益仁教授在文章也提及自己『由於家庭環境不好,從小就嘗試各種不同的生活。當過記者,寫過三年的社論,也很早就接觸到社會面,因此比較務實。基本上,我所走的路有別於一般傳統的訓練,而是一條自己開拓出來的路。』

蘇益仁教授醫學系畢業後,原本想走內科,內科訓練較有讓人思考的好處,但後來發現過去所想像的和事實有一段距離而作罷。他說,學生時代二次醫療服務隊(蘭嶼及澎湖)的經驗,對史懷哲式的醫師生涯夢破滅了一半。當他看到山胞一手抓飛魚,一手抓飯吃,甚至不敢踏入他們那又髒又黑的房子,那個時刻他深刻地領悟到史懷哲的偉大-行醫原來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他認為如果我不能融入病人的感受和所處的環境,我勢必無法扮演一位好的醫師。這是他後來又回到病理來的原因,最主要是希望擁有自由與獨立思考的生活方式。

蘇益仁教授在1992年寫【我的醫學研究生涯】時就已經悟出人生的大道裡,他認為生活也像做研究,有時必須多思考及評估,使人生能永遠洋溢著活力及樂趣。他說,在高中及大學時讀了很多人文方面的書,到了後來發現對本行的研究生涯也產生正面的影響。因為研讀佛學及方東美文集,使我對生命產生了熱愛及無盡的聯想。目前,醫學在我的生命中約與藝術、宗教占有同樣分量。生命像是立體的生物網,是一個多元的四度空間,其中包含許多多采多姿如生物鏈一樣的領域,因此不要把自己的路限制或窄化了,應還有其他的興趣,以欣賞宇宙、人生的心態來面對生命。目前在我的生活中很難去釐定音樂、宗教、哲學和醫學的界限,我已經逐漸可以將這些融合為一,或可說是一種佛教『同體大悲』的感受,而生物醫學上的知識及體驗成就了整個思考體系,因此我很贊成麻省理工學院將生物當成共通必修科。

他也說,人生好像一張畫布,在畫布上自己就像一位畫家,必須能依照自己最喜愛的構圖塗上色彩,否則容易被環境牽著鼻子走而一事無成。而生活也像做研究,有時必須多思考及評估,使人生能永遠保持活潑及樂趣。人生不要太現實,應該好好地想想自己的理想和興趣,不要迷信所謂熱門。勇於夢想,而後腳踏實地去努力,完成它,不論在研究或生活上,應都可以結出豐碩的果實。』

蘇益仁教授仍一直念念不忘家鄉烏腳病及相關的癌症,因那是觸發他人生深處的催化劑。」他的「醫學濟世」是跨基礎研究、教學推廣、以及參與國內和國際組織以在公共政策層面發揮影響力的全方位模式。

他一生獲獎無數,曾獲第28屆(1990)全國十大傑出青年(醫學研究類)、行政院新聞局圖書出版金鼎獎(淋巴瘤的病因、 診斷與治療,1993)、臺灣醫學會杜聰明博士優秀論文獎(1997)、賴和醫療服務獎(2001)、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90、1995、1997)、國際淋巴瘤研究小組代表(International Lymphoma Study Group – REAL / WHO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Lymphoma,1997~)、…等等。

蘇益仁教授亦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及學術服務工作,諸如台灣醫界聯盟祕書長(1992創會-1993)、副會長(1995-1998)、國際期刊編輯委員(Cancer Science;International Epstein-Barr Virus Re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Hematology/ Oncology;Japanese Journal of Hematopathology)、科學月刊編輯委員、醫望雜誌HOPE創辦人等。關於創辦醫望雜誌,蘇教授的理念是為醫界創造一份能夠堅持原則和理念的刊物,像黑夜中的明燈,承續並發揚醫界優質的傳統,加強醫者人文素養,讓專業和人文關懷成為共識,如此才能讓醫者的醫術真正嘉惠病患。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98-12-11
瀏覽數:
:::

即時新聞

即時影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