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聯合國 成大外籍生與本地生共商臺江鹽田新發展
海風、熱氣、艷陽,有沒有一種課程,你會穿著青蛙裝舉步維艱的踩在池塘,與尼加拉瓜、印尼、印度、西班牙、宏都拉斯、貝里斯、南非、美國、英國、泰國、海地、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聖露西亞、薩爾瓦多、臺灣等超過17個國家的國際學生,跟天然海味正面交鋒?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王筱雯「永續發展跨域原理」及「濕地環境管理」,兩門課程以提出在地課題解決方案為導向,今年集結成大各系所約40名外籍學生及本地學生,走入臺江鹽田濕地場域,共同為鹽田復育提出方案。該方案受到臺江國家公園肯定,並委託王筱雯團隊進一步研究,將做為國家公園管理的決策依據,也促成外籍學生參與本地永續發展的美事。
成大外籍生與本地生共商臺江鹽田新發展
菲律賓籍就讀醫工所的葛西亞(Garcia, Ymir Mendoza)說,「永續發展跨域原理」是他在成大上過最特別的一門課,有別於多數課程以教科書內容為主,「這門課讓同學有機會直面真實世界的挑戰,參與其中並貢獻所學,收穫很大」。
兩門課程以工作坊形式鏈結互動,今年邀集臺江國家公園、崑山科技大學、本校水工試驗所等專家學者,帶領學生參訪臺南四草,進入七股地區與當地居民互動,探討臺江國家公園轄下鹽田復育新解方。
成大能源學程大四學生任之提到,課程兼具理論與實務,「到濕地觸摸泥土,實際感受與土地的鏈結,讓學習變得很立體」。宏都拉斯同學羅米卡(Lopez Ney Camilo Ernesto)則表示,這門課所學到的內容與實際經驗,對母國所遇到的環境問題,有非常實質的關聯與幫助,將會把所學帶回母國應用。
到濕地觸摸泥土,實際感受與土地的鏈結,讓學習變得很立體
臺江鹽田濕地為早期鹽業時期重要製鹽產地,王筱雯表示,鹽田廢曬後因環境變遷,成為生態潛力極高的環境,例如,該區有沙灘清道夫「東方環頸鴴」築巢孵蛋,同時也是保育類候鳥黑面琵鷺棲地。附近聚落考量淹水風險等威脅,過去多維持鹽田內不進水為主,影響重要物種的棲息,目前臺江國家公園積極尋求復育方案。
「引水復育鹽田生態,居民其實十分擔心提高淹水風險」,來自泰國的楊秋麗(Thanyatorn Kitiwanprasarn)表示,泰國與臺灣一樣,也面臨水患問題。楊秋麗發現,泰國政府與居民之間缺乏討論與共識,諸多問題待解。印尼學生艾琳(Tania Meira Aveline)父親在印尼從事工程營造業,常遭遇環境開發與居民生存的兩難衝擊,她觀察到臺灣七股居民普遍重視且關心社區發展,坦言「環境發展跟居民最直接相關,應該也要納入他們的意見」。
團隊研究成員林雨柔指出,同學真的實際去測量水深並瞭解居民想法,能確切知道理論預估引水高度二十公分跟實際執行可到哪裡,「真實接觸在地智慧,有助方案規劃完整性」。印尼學生林國凱(Anton Alberta Salim)正在成大攻讀濕地復育碩士學位,他用流利的華語表示,在臺灣做研究看見政府、人民、學術專家等各界對濕地議題的關懷,期許自己日後回國成為印尼濕地復育界先驅。
同學實際去測量水深並瞭解居民想法,能確切知道理論預估跟實際執行的差距
面對全球化及氣候變遷,王筱雯多年來強調因應永續挑戰的跨域解決之道,2014年開始,持續開辦相關課程與工作坊。馬來西亞同學洪偉洲,就讀成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大地組,他提到環境工程需整合水利、土木結構、能源等跨域知識,可以說「跨域其實很環環相扣」。
兩門課程今年聚集成大15個系所,29位外籍學生及11位臺灣學生。洪偉洲說,與不同文化背景與知識專長的同學,透過扮演學者、在地居民、公部門、開發營造者等各種不同角色,有助刺激思考。
同屬成大「跨領域永續發展全英語學分學程(The Certificate Program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PSD)的兩門課,其活潑生動且兼具實務產出的上課方式,是成大眾多外籍生口耳相傳一門課,同時也頗受本國學生青睞。規劃未來將出國求學的任之認為,與外籍學生合作做報告很有趣,「外籍學生很敢講、立場不一樣,經常激盪出截然不同的創意火花」。
王筱雯表示,學生跨域激盪,提出諸多對當地居民、自然環境影響最小的觀光規劃方案,包含以小規模干擾方式,考量潮汐與季節,頻繁操作現有鹽田周遭水門,營造多樣性的適切水深;或是大規模在鹽田濕地內營造人工島嶼供水鳥棲息、挖深部分區域以提高滯洪量、同時設置親子公園或電動車、腳踏車步道等。
真實接觸在地智慧,有助方案規劃完整性
「沒有一份工作可結合我的興趣、學術專業、語言優勢等這麼多面向或領域,而在這裡可以」。美國校友董安龍(Adrienne Dodd)來臺5年,中文流利。成大自然災害減災及管理碩士畢業後,董安龍續留母校擔任課程助教。
董安龍提到,「環境保育議題橫跨經濟、生態、教育等專業知識領域,很多開發方案常停留在學術討論範圍,研究者往往無法知道方案是否會被實踐」,但成大這門課,董安龍打趣道,或許不久後同學就可驕傲的說「你看!當初方案規劃我可是有參與的」。
成大師生走入地方,廣泛結合各方知識,培養跨域永續發展人才
2020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國立成功大學排名全臺最高,位列亞洲第2,全球第38名。該排名依據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做為大學對社會影響力的評比,成大共計11項進入世界百大。王筱雯表示,透過課程帶領年輕學子持續走入地方,廣泛鏈結多方知識領域、不同文化背景,結合理論學養與生活面向,期許具有跨領域永續發展人才,能為社會貢獻所學,與世界各國接軌。(撰文/劉姿佑 攝影/蘇弘毅)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