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

【顯光人物】110年吳大猷紀念獎得主張雋曦──解謎細胞自噬作用 擴大應用助攻人類健康

文/樊語婕 圖/成大藥理學科暨藥理學研究所副教授張雋曦
 
善用多元文化背景,張雋曦串聯跨國實驗團隊,深耕醫學生化研究,聚焦於免疫療法、基因療法、奈米抗癌藥物……等可能性,期待擴大應用領域,助攻阿茲海默症等腦部疾病的前瞻醫學、癌症精準治療,幫助人類更健康。
 
**1
110年吳大猷紀念獎得主張雋曦
 
出生於香港的一個四口之家,張雋曦童年時對於中國歷史很感興趣,但是在就讀國中時,生涯轉了彎、選擇了理科,而後赴紐西蘭就讀中學,在當地注重啟發、體驗的教育下,開啟對於生物學的興趣。
 
多元文化養分 拓展人脈視野
 
進入奧克蘭大學就讀後,他在大一大二時專注於化學、生物學領域,之後生物學界興起基因工程研究風潮,引領他走入醫學生化研究領域,並於2007年在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取得分子醫學博士學位。奧克蘭大學實驗室有著如同聯合國般的多國成員,同儕來自韓國、瑞典、印度……等國,為他注入多元文化養分,也為之後的研究串聯人脈與更寬廣的思維。
 
由於太座為在紐西蘭求學的台灣人,取得博士學位後他便與太座一同來到台灣,於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進行小分子抗癌藥物開發、抗藥性等研究。之後他於2011年起在成大藥理學科暨藥理學研究所任教,聚焦於乳癌抗藥性、癌症基因、標靶抗癌藥物等研究,包括探討在雌性激素受體陽性乳癌患者體內,荷爾蒙抑制劑泰莫西芬(Tamoxifen)抗藥性誘發之機制,研發取代泰莫西芬的新藥物;探討存活素(Survivin)對 DNA 損傷修復和乳癌細胞自噬之分子機制,並且研發奈米化存活素標靶藥物(Anti-Survivin Nanodrugs)。
 
**2           
台灣與成大在 AI 相關研究與醫療應用十分出色,勝過許多國家。
 
臨床+基礎醫學 成大研究優勢
 
談到台灣與成大的研究環境,張雋曦指出,台灣的健保制度與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為研究提供珍貴的大數據,台灣與成大在 AI 相關研究與醫療應用十分出色,勝過許多國家。「成大醫學院結合臨床醫師與基礎醫學研究的老師,已組成許多大型研究團隊,非常有助於解決複雜的醫學問題,我帶領的實驗室也是成大醫學院乳癌研究團隊的一分子」。
 
而醫學院持續投注於硬體設備、成大「基礎研究核心設施共同使用服務計畫」也幫助研究的前行。他舉例說明,透過核心設施中心共用儀器預約系統,只須一、兩天甚至當天就可以使用儀器,「科學研究是一場與時間、與全球的競賽,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實驗,對於科學家來說至關重大!」
 
深入自噬作用 開展研究新視角
 
長期以來,張雋曦率領團隊專研細胞凋亡蛋白存活素在細胞中調控「自噬作用」(Autophagy)的機轉,聚焦於抗癌奈米藥物開發、癌症產生抗藥性機制、癌症細胞的自噬作用等,並結合紐西蘭、印度、英國等海外研究人員合作,共同利用電腦模擬與原位蛋白標定技術(In Situ Proximity Ligation Assay,PLA)等一系列的細胞分子生物技術,發現存活素透過壓制自噬體(Autophagosome)形成過程,能夠進行負向調控癌細胞的自噬作用。
 
存活素僅存在於胚胎與癌細胞中。當胎兒在母體時,存活素幫助心臟、腦部發育,新生兒與成年人細胞中卻鮮少存在存活素,但所有癌細胞都有著存活素蛋白質,團隊深入研究存活素幫助癌細胞存活的機轉,並進而研發針對存活素的基因治療與蛋白類型藥物。他進一步說明,「取得小片段 DNA 存活素基因後,在人體外經由基因工程進行突變,再放回體內的癌細胞中,讓新表達具有顯性負作用突變的存活素蛋白與原本的存活素蛋白競爭,影響下游訊息傳導機能,進而導致癌細胞死亡。」
 
當細胞缺乏養分,為了存活便會吞噬細胞內部的特定胞器和蛋白質,進行分解與再利用,得以釋放能量、多維繫一段時間的生命,這樣的過程稱為細胞「自噬作用」。科學界過往認為自噬作用具有修復細胞、穩定基因的正向功能,並且,在臨床上已知,存活素過度活躍、細胞自噬作用失調會導致癌症以及阿茲海默症等腦部疾病。張雋曦分享,團隊的研究成果為科學界與醫界開啟全新的視角,在國際上引發關注,獲得國際會議與期刊邀約,持續透過演講與撰文向全球發表。
 
**3
張雋曦引導學生多元思考、勇於表達討論。
 
引進國際合作 開發奈米新藥
 
由於具備多元文化優勢,張雋曦為實驗室引進國際合作,並擔任醫學院國際事務分處主任。在多國實驗室分工合作中,成大實驗室負責細胞、分子生物學、生化、細胞與動物實驗等,英國主導合成小分子化學藥物等純化學領域研究,印度實驗室則參與細胞自噬作用研究,透過研究存活素的蛋白質 3D 結構,探討與不同蛋白質結合的可能性。由於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已研發多款藥物獲得臨床使用,則可望幫助成大一步步推進實驗階段、臨床試驗、專利申請、FDA 核准等歷程。
 
醫學生化研究總給人高深的印象,張雋曦認為,科學其實可以很生活化、很貼近大眾。他舉例說明,坊間一些 YouTuber 與醫師就連結斷食與細胞自噬作用,吸引想要減重的人士關注。此外,乳癌原本較好發於西方人種,近十多年來在亞洲也成為女性健康殺手,關於「飲食西化是否導致乳癌」的探討不斷,他就會將相關主題搬到課堂與學生討論,讓生物更有趣、將科學與生活連結,引導學生多元思考、勇於表達討論。
 
在多年的研究歷程中,張雋曦持續探索高度未知領域,在100次實驗中很可能99次都會失敗,他始終樂觀面對,更將這樣的正能量傳遞給學生,帶領學生永保好奇心與正向心態!而獲得「110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的認同,更鼓舞他繼續探索未知領域。目前他與團隊持續為自噬作用解謎,了解自噬作用在細胞內各種調節機制、各種疾病的致病機轉,進一步開發奈米藥物,將自噬作用、標靶治療結合奈米技術,透過奈米化提升藥物專一性,更能精準鎖定癌細胞,降低化療副作用!
 
**4
張雋曦與學生團隊合影。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1-09-29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