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

2022 亞太社創高峰會線上展開 成大兩專場:分享大學社會責任的價值耕耘與未來想望

文/張怡婷 圖/亞太社創高峰會
 
以社會創新思維重建疫情後的新日常,2022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於 5 月 14、15 日舉辦,因應近期疫情影響採全面線上直播,以重「健」亞洲為主軸,分別探討「疫情衝擊與社會創新」及「環境永續與社會創新」兩大主題。國立成功大學以「微光成炬:成功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與創新」以及「成就共好:以社會投資報酬(SROI)看見大學影響力」為題分別開設專場,由成大校長蘇慧貞與多個院所教授分享及回顧成功大學多年來在社會責任上的耕耘及未來想望,並透過 SROI 角度剖析大學對於城市、國家的社會影響力,引領觀眾深入認識社會創新,創造共享價值。
 
2022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於 5 月 14、15 日舉辦
2022 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於 5 月 14、15 日舉辦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臺南市長黃偉哲、成大校長蘇慧貞、星展銀行(台灣)總經理林鑫川、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等人皆與會 14 日的高峰會開幕式。黃偉哲市長感謝第五屆亞太社創高峰會回到臺南舉辦,並分享臺南市政府在防疫以及環境永續的具體作為,期待未來一同創造並持續改變社會,朝淨零碳排前進,為永續環境努力。
 
成大校長蘇慧貞在 14 日的開幕式致詞表示,今年亞太社創高峰會,儘管原定規劃在成大實體舉行的計畫無法實現,但透過線上,相信對於社會共好的價值與創新理念,仍會緊緊相連、發揮不一樣的力量。

蘇慧貞校長參與 2022 亞太社創高峰會

蘇慧貞校長參與 2022 亞太社創高峰會
 
在開幕儀式上,唐鳳邀請線上觀眾一同掃描畫面中的 QR code,觀眾的頭像便會出現在畫面中,讓線上參與的人員多了一份身歷其境的與會感。對於社會創新如何帶動永續,唐鳳也提到,聯合國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即是在眾人的共識下所提出,透過一系列的機制與方式,便能凝聚眾人之識,找出全新解方。社會創新並不是要和舊有組織正面衝突,而是透過像今日高峰會的活動,快速凝聚新的共識或結構,進而對這個社會產生創新與改變。
 
唐鳳探討社創與永續的價值,並邀請線上觀眾掃描 QR code 讓頭像加入會議畫面
唐鳳探討社創與永續的價值,並邀請線上觀眾掃描 QR code 讓頭像加入會議畫面
 
亞太社創高峰會由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主辦,攜手產官學、串連海內外,一同探索亞太地區未來改變的契機,描繪「社會創新」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
 
14日上午,蘇慧貞校長帶領護理系主任柯乃熒特聘教授、教育所所長董旭英教授、數學系許瑞麟教授以「微光成炬:成功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與創新」為題,分享成大對於大學社會責任在各面向的創新實踐與挑戰。
 
微光成炬:成功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與創新論壇專場
「微光成炬:成功大學的社會責任實踐與創新」成大專場
 
成大護理系 2012 年設立國際碩博班、2019年成立「亞太護理教育聯盟」,以護理專業出發,培育國際護理人才、承擔國際責任。在跨足東南亞護理人才培植過程中,柯乃熒看見各國學生與臺灣學生因文化本質與社會背景的不同,彼此交流互動而刺激咀嚼出創新的教育養分,打破他們過去對教育模式的想像。
 
「引領護理,榮耀國際」是成大護理系 2030 年的願景,柯乃熒補充,在疫情挑戰之下,許多當地學生不僅自發性發起活動,形成社群帶來影響力,在臺灣的外籍生與本地生也攜手協助成大醫院進行多國語言的翻譯與衛教、協助移工醫療照護等,真正落實護理教育的在地化與國際化。「在自己國家扎根,才能培育出永續經營的人才。」
 
成大護理系主任柯乃熒教授分享國際護理人才培育
成大護理系主任柯乃熒教授分享國際護理人才培育
 
2026 年推估臺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成大與在地社群間發展「微社群」,建構一個高齡者與非高齡者之間彼此互動與支持的社會結構,藉由社會實踐找回高齡者的社會定位與價值。董旭英分享,成大從周邊社區出發,希望可以吸引不同年齡層、社區內外、不同專業的人才,進而促進高齡者照顧與陪伴的資源多元化,同時也讓高齡者保有人際互動關係,藉由挖掘社區特質及既有人力,當未來學校抽離社區時,還能保有永續經營、持續共學的動能。
 
董旭英進一步提到,成大在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找出問題、融入當地,發揮最專業的知識能力,進行系統性與目標性的協助。「最後很多的師生忘記自己是協助者,反而成為了享受者。這才是社會責任追求的目標」蘇慧貞校長也補充,為了讓社區更完整,不同領域人才必須有不同能力去跨域理解、共同思考,因為這是一個綜合實踐性的命題。
 
成大教育所所長董旭英分享相伴 2026 計畫
成大教育所所長董旭英分享相伴 2026 計畫
 
成大理學院推動的斜槓人生三部曲,由國中小、高中、大學上下扶持,以「全民科學教育」、「高中批判性思考哲學教育及高中 AP 課程」、「大學跨域模組化課程」,創造出一個知識與人才流動的共學平台,消弭社會上縱向與橫向的專業隔閡,人才能夠進行跨域合作,期許成大能作為火車頭,拉拔後學、上下扶持、承先啟後,創造知識流動以達成人才共學體系。
 
下世代人才需具備的能力中,許瑞麟也強調「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他以數學為例,現在教育幾乎都是以技術理論出發,然而學生對於百萬分之一有多小、10 的 15 次方有多大其實沒有概念,因此成大團隊希望在高中階段帶入哲學性思考的知識訓練,找到好的數學例子,編成教材,同時將做人處事帶入訓練,發展成有特色的全人思想教育。
 
成大數學系許瑞麟教授分享理學院斜槓人生三部曲行動
成大數學系許瑞麟教授分享理學院斜槓人生三部曲行動
 
2021 年成功大學與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協作,以社會投資報酬率(Social Return on Investment, SROI)方法論協助各學院代表性專案進行影響力評估,也從利害關係人角度出發,逐步建立事件鏈與影響力地圖。
 
在亞太社創高峰會的第二天,成大「成就共好:以社會投資報酬(SROI)看見大學影響力」專場中,也將透過 9 個學院的 10 個案例,包括文學院的跨域整合課程「踏溯台南」、理學院的循環經濟示範「官田廢材變烏金」、工學院與防災研究中心的「社區防災」、管理學院與體育新館的「電子票券系統」、社會科學院推出的「青少年桌球選手培訓計畫」、生科學院「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醫學院建構的「台南失智照護永續發展目標」、規劃與設計學院提出的馬祖「戰地轉身、轉譯再生計畫」、電資學院的「數位畢業證書」技術以及「校園數位金融轉型」,透過數位科技、跨域思考及永續發展、人才培育等面向,融合國際思維、走進在地社區,分享成功大學的耕耘與思考。

維護單位: 新聞中心
更新日期: 2022-05-14
瀏覽數: